公子心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12月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分出了胜负,曹胜,袁败。
袁绍败退河北,这一消息也是让天下震惊,
活动在曹操内部,曾经浩浩荡荡的反叛声音也是归于沉寂,
袁绍败退河北,天下已经暂时无人敢对曹操造次。
刘表刘璋等地方诸侯都上表祝贺,祝贺朝廷击败“逆贼”袁绍,
孙浩可不卖曹操这个面子,以他现在的势力根本就不需要看曹操的脸色,而是曹操要看他的脸色。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就派遣使节前来问候,顺便通报封官事宜,
孙浩已经是朝廷任命的骠骑将军,若论官位天下仅此曹操和袁绍,和刘备这个朝廷认定的作将军平级,曹操不能也不想继续给孙浩更高的官位,
此次前来曹操给的是孙浩别的好处,他利用朝廷的名义,认同了孙浩任免在各地的郡守官员,
这些官员不再是孙浩私自任命,而是朝廷下达的命令,可以说现在的孙浩麾下官员是名正言顺。
曹操如此示好,自然是因为拿不准孙浩的想法,
毕竟比起一个全力防守的刘表,一个元气大伤的曹操似乎更好下手,
孙浩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曹操可不想陷入两面受敌的近况。
曹操这么客气,孙浩也自然没办法再装聋作哑,只好上表称谢,同时也是祝贺了朝廷成功讨伐逆贼,意思也很明显。
请你曹操放宽心,我一时半会不找你的麻烦。
孙浩这么一表态,曹操是宽心了,刘表就难受了,
孙浩厉兵秣马,不是找曹操的麻烦,那不就是找我的麻烦了吗?
他立刻通知荆北各处加强戒备,随时应对孙浩的攻击。
这一份份体现出刘表焦急心态的文书发到各地,到了江夏,到了南郡。
刘琦是最先收到的人,刘表的心情他也能很明确的体现到:
“父亲很少这么言辞急切,他是不是有些太担心了?”
“我军对孙策这数年来难有胜绩,别说是叔父要着急,我都着急。”
刘磐一边翻阅着兵书,一边答话。“听说叔父最近把文聘将军也调到了江夏,才让我心里安定了一点,不然蔡瑁和黄祖这两个人还真是有些令人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