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也是笑了:“曹公既然不想投降,那何必说这些损害士气的话?还没落子曹公就要认输吗?曹公就这么甘心?最近袁绍写给您的书信可是非常傲慢的。”
曹操哼了一声:“我想讨伐袁绍,只是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我才忧虑啊。”
荀彧则是示意曹操平静下来,然后开口了:
“我们从古人的经历明白一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能力,那么他即使弱小也会慢慢强大起来,比如高祖。如果有一个人有能力却又横行无忌,那么强大也会变得弱小,比如项羽。现在我们即将和袁绍一决雌雄,就如同当年高祖和项羽的决战,只不过曹公是高祖,袁绍是项羽。”
曹操也是笑着摇头:“就算你把我和高祖相比,我也无法有什么信心啊。”
荀彧则是郑重道:
“袁绍此人外表宽厚而内心喜欢猜忌别人,任用臣子却又担心他们不能忠心耿耿,如董昭,朱灵之流因此投奔了曹公。而曹公您用人不疑,通达事理,不拘一格,只要是能力的人无论出身都能合理的应用,在气度方面上您胜过了袁绍。”
“袁绍遇事迟疑不决,总是错失良机,我们征讨吕布,张绣等人,后方空虚,他竟然都视若无睹。而曹公不仅能决断大事,而且还能随机应变,这在谋略上胜过了袁绍。”
“袁绍手下号称士兵百万,但他军纪松懈,法律不严,士兵虽然多,但是指挥作战必然难以尽其用。而曹公您治军法令严明,赏罚必定实行,自己犯罪都割发代首。因此哪怕士兵虽然稀少,但大家都愿意为曹公拼死作战。这是在用兵上您胜过了袁绍。”
“袁绍所谓的名望,也不过是他借助自身的门庭所发展,而观其本身也不过是装出一副温文尔雅,聪明多谋的样子,只是为了去沽名钓誉。所以依附于袁绍的人也大多是没有才能却徒有虚名的人。而曹
公您用仁德之心对待他人,推陈相交却又不在乎名声的好坏,自己的行为谨慎简朴,却又不吝啬奖赏有功劳的人。所有正直忠诚又有实绩的人都愿意归附曹公,这是在品德方面胜过了袁绍。”
荀彧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曹公在这四方面都赢过袁绍,是以正道讨伐不义!那么袁绍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曹操哈哈大笑:“听你这么吹捧我了一番,我确实是稍微有了一点信心啊。不过实力的差距确实存在,不是你说这些就可以弥补的啊。”
荀彧:“那曹公就要想法子弥补这些差距,尽可能让降低袁绍的实力。”
曹操摸了摸下巴:“那么…主动出击如何?袁绍现在这么狂妄,应该想不到我会这么大胆吧?”
荀彧微笑:“看来曹公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我来猜猜。曹公的目标是河内吧?”
曹操也是笑了起来:“没错,真是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