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皇帝心犹如海底针,也确实是如此,只要能做到皇帝这一步的人,我们就不能用善字来衡量或者形容他,因为皇帝的思维与普通人却是截然不同,普通人他可以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而皇帝则不同,他不能喜形于色,因为皇帝思虑的问题很多,顾全的大局也多,他不能只视亲情,而更加要考虑的是江山的稳定,高处不胜寒,在这期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在俯视着这个高高在上的地位,不容出任何差错。
当孝安帝刚听到这个令人恼怒不已的事情后,他本该愤怒,但仔细一想,如把天下真的交给一个懦弱无能的太子手中,恐怕将来也只会成为第二个秦江皇,而太子如没有犯错无端被废,就难以堵天下悠悠众口,而没想到太子就会傻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这么个千古大罪,也正好给了孝安帝一个名正言顺废太子的理由。
因而孝安帝并不怒,但要下令杀他,心中却也是万分不舍,毕竟血浓于水,但如果真的准备支持周宏誉的话,那他就必须忍痛杀掉眼前这个儿子。
惊闻此言后,太子便缩成一团跪倒在地,完全已失去了储君的威仪,挪动着身子步步向前行,说道:“父皇求您饶儿臣这一次吧,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下次不敢了。”
“不,金元朝一向以法治国,有错必罚,朕绝不能姑息养奸,快把他拉下去。”孝安帝闭目摇头,而后挥了挥手,转过身去,下定这个决心,确实是痛彻心扉,但他为了今后江山的稳定也必须快刀斩乱麻。
“父皇,不要啊,求求你了!求求你了!”太子连声哭泣哀求道。
“父皇,请慢下旨,儿臣有言启奏。”周宏誉眼见兄长痛苦不已,他不忍手足同胞因他而亡,所以出列想为他求情。
“宏誉,你有何事?如是想为这逆子求情的话,就不必了。”
“回父皇,儿臣确实是想为皇兄讨个恩典,我们本是同根生,又怎忍心兄弟间相残,如今日父皇为宏誉而杀皇兄,宏誉这辈子心中都能安,况且父皇此举,会大失民心,令万民心生畏惧,对您远而避之,畏惧便使人表面恭维,而后无真情实意,与此相此,儿臣更希望父皇能做到人众人敬服,因为只有做到让人敬服,才是真正的交心……”
“宏誉,你好大的胆子,难不成连你也要教训起朕吗?”
“宏誉不敢,父皇乃是有德之君,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呢?但一家不治,何以治国呢?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如今日父皇定斩皇兄的话,那传扬出去,世人只会说皇家之人凶残暴虐,连亲儿都不肯放过,相反的话,若父皇肯给皇兄一个机会,使他改过自新,那么天下之人将都会夸赞父皇治家有方,还望父皇定要三思啊!”
听着周宏誉的高论,孝安帝一时间哑口无言起来,拿不定主意,而后便望着仙玉,恭敬的说道:“大仙,依您看此事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