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放心!”张维善点点头,拍着自家胸脯大声回应,“我还指望他早日把鸟铳局练出来,带到朝鲜去给倭寇一个惊喜呢!我这几天晚上没事干,一个人瞎捉摸。发现倭寇那边,对咱们威胁最大的就是鸟铳手。剩下的,什么武士也好,足轻也罢,其实战斗力都非常有限。随便从辽东拉一个战兵过去,至少能够同时应付仨!”
“后面那几句话,话你可别当着郝巡抚的面儿说。他正找不到催促大军尽快过江的理由呢!”李彤警惕地抬起头,四下张望。唯恐周围还有第三双耳朵,将张维善的话截走当做证据。
张维善看了他一眼,也迅速将声音压到最低,“我
也就是跟你小声说说,才不会傻到去掺和上头那些大人物的争斗当中去。甚至连李六哥来套我的话,我都跟他说,咱们一路上接触的倭寇都不是正经队伍,战斗力根本算不得数!”
在朝鲜的那些日子,他们两个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原本指望回到辽东之后,能踏踏实实睡上几天几夜,恢复体力和精神。谁料想,回到辽东之后,他们却丝毫也没比在朝鲜过得轻松!
外边人只看到,他们被总兵杨绍宽召见,被巡抚郝杰召见,被钦差宋应昌召见,甚至被东征提督李如松请为座上宾,风头出尽。却没看不到,二人每天在那些自己惹不起的“大人物”面前,如何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大人物”们,有的主张尽快渡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倭寇,速战速决。有的主张以义州为饵,将倭寇大队人马吸引到鸭绿江畔,一战而竟全功。有的主张先查明敌情,知己知彼。有的主张,干脆放手不管,让朝鲜国自生自灭。
每个主张,都需要理由。而理由,却不能凭空产生,只能从去过朝鲜的将士嘴里挖。作为带领着麾下弟兄,在鸭绿江和平壤之间,杀了不止一个来回的李彤和张维善,无疑是最好的理由提供者。他们如果不小心,为某位大人物的观点提供的支持,就有可能,成为另外几个大人物的眼中钉。
鸭绿江北没有倭寇,没有厮杀。
但是,对他们两个来说,身边却充满了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