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回顾一下袁绍的计划,大概分成两部分。
颜良带领大军东进,做出要攻打冀州的样子,给已经被公孙瓒打成憨憨的韩馥制造压力。
另一边,以荀谌为首的劝降团队进入邺城,恐吓威胁加诱导,总之,想办法击破韩馥的心理防线,让他主动献上冀州。
计划通。
这里我们要着重介绍一下本次劝降的主咖——荀谌荀友若。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荀氏一门五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
荀谌是荀攸、荀彧之胞兄,上面说的荀友若便是荀谌。
汉末时代,世家门阀都喜欢多头下注,将族内最优秀的几个年轻人分别派遣到不同的宗主处,诸葛家如是,颍川大族荀氏自然也不会例外。
荀谌便是荀氏安排到袁绍阵营的棋子。
荀谌多谋善辩,正是袁绍梦想中的说客的最佳人选——袁绍是否能兵不血刃取下冀州,便全靠这张三寸不烂之舌。
那官道之上,劝降男团一行四人,一路风尘仆仆,他们自东土大唐远道而来前往西天取……不好意思跑偏了。
是的,四人——作为袁绍的便宜师弟,马一元终归是有些优待的。
马一元走的是谋士剧情流,长袖善舞擅长利用其它剧情人物达成自己的目的,虽然会几招法术,但并没有太强的正面战斗力,若是和颜良一起冲到战场一线属于送死,于是干脆托了关系,混进了这劝降天团之中。
当然,主要工作只是打酱油而已。
袁绍毕竟是荀谌等人的主公,再加上马一元平日也喜欢找这些大佬没事攀攀交情,对于这位显然是过来镀金的关系户,众人倒没有太多反感,只是简单叮嘱了一下三思而行,不该说话就好好闭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马一元自然是从善如流,一路上更是自觉照顾几位大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几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后台的友好度都已经刷到了欣赏。
这一日,马一元正与队伍中的郭图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突然,走在最前面的荀谌却是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