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忙,每天不是在说服别人,就?是在说服别人的路上,每天睡觉的时间被压缩到了?短短三四个小时,他的身体很累,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因为他知道,他现?在的每一分辛苦,都是捅向文渊堂的一把刀子,他流的汗水越多,文渊堂倒台越快,弟弟能早些瞑目,受害者也能尽快得到救赎。
他只恨时间太短,过得太快。
“叮——”
一封新邮件跳了?出来——
《孙婷,心理医生》
一辆出租车在他面前?停下?,司机探出了?头,“是你叫的车吧?”
车不是他叫的。
那人是最好?的后勤,短途的出租,长途的车票,落脚的旅店,敲门的礼物……那人都提前?安排得妥妥帖帖,不需要自己多费半分心力。
郑迟笑了?起来,拉开车门,钻入车中?,开始新一轮征战。
所?谓新闻,在于一个“新”字,新的一天开始,昨天的“新闻”就?变成了?“旧闻”;所?谓“热点”,在于一个“热”字,既然有热,那就?总有冷下?去的时候。时间一天天过,新闻热点如长江之水一波一波打?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再?骇人听闻的报导,再?汹涌澎湃的情感,也会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平息。
吴山长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对于外界的舆论风波采取“不争论、不宣传、不负责”三不政策,想以冷处理拖到人们记忆淡忘,一如从前?做过的那般,熟门熟路。
可惜事实并
不如他所?愿。
网上不利于文渊堂的文章帖子井喷般爆发[注]——
有罗列受害者的:
《近十年死在网戒学校的那些青少年们》
03年cq,13岁学生服药跳楼自杀
04年xj,18岁学生被体罚致死
05年gx,16岁学生被围殴致死
06年hn,16岁学生被殴打?猝死
07年hn,19岁学生被“体训”致死
08年sd,16岁学生离开学校后报复囚母伤父
09年ah,18岁学生入校两天被关?禁闭猝死
……
网上能查到的、直接因网戒学校而死的就?有两位数,查不到的、因网戒学校而伤、而残、而留下?精神疾病的学员更是数不胜数,如果名单能罗列,恐怕能绕文渊堂一圈!
……
有调查毕业学生现?状的:
《网戒学校矫正成功的孩子们,后来都怎样了??》
毕业生周某说:失眠,很严重的失眠,不吃药睡不着。
毕业生李某说:我不敢再?相信任何人了?,尤其是我爸妈!他们说要带我去旅游,然后把我骗了?进?去。现?在他们说要去哪吃饭/逛街/旅游/爬山……我都不敢去,生怕重蹈覆辙。而且我还上某宝买了?不少防身的东西随身携带着,就?连洗澡都要放在肥皂边上。我想,如果再?发生类似事情,就?算极限一换一我也不在乎!
学生父母黄某说:社区、派出所?、司法所?……能找的渠道都找了?,谁也不知道他的住址……我的孩子离家出走,不认我们了?。
毕业生于某:我到死都不会原谅他们(父母)!
心理医生邹某说:我每年都会接待十几个从网戒学校出来的病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病人失去了?信任能力,对外界充满恐惧,不敢踏出房间一步;有的病人听到网、游戏等词汇后,会出现?应激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倒地抽搐,精神崩溃;还有的病人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多次自残,割腕、跳楼、撞墙、吃蟑螂药……他的亲人不敢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生怕一错眼,人就?没了?……
……
有权威心理医生专业辟谣的:
《网瘾:被杜撰的精神病》
网络成瘾(iaddidisorder,iad)这个名词最初是a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goldberg)提出。戈登伯格通过比照病态赌
博的定义?,编造出“手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敲打?键盘的动作?”等7条诊断标准,声称自己发现?了?“网瘾”这种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