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若有所思。

“咦,夫人进了广济堂?她病了吗……算了,这不关我们的事,陈郎,我们去吃状元宴吧。”

李芙蓉扯着陈才就要往大膳楼走,陈才却按住李芙蓉的手,“芙儿,我还有事,你先回家,状元宴改日再吃。”

“啊?!”李芙蓉嘟起嘴。

“听话。”陈才口气严厉起来。

见心上人有些生气了,李芙蓉只得悻悻然地松开陈才,跺着脚闷闷归家。

陈才上了大膳楼二楼靠窗雅座,从这角度,能将广济堂门口动静尽收眼底。

等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知县夫人周慧扶着绿衣大丫鬟的手从广济堂走了出来,此时,大丫鬟手中已不见木盒。

陈才起身下楼,进入广济堂。

广济堂中没有病人,只有棠越一个人,站在柜台前写着脉案,手边还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陈才认出,这个木盒子就是知县夫人身边大丫鬟捧着的那个木盒子。

听到响动,棠越抬头,见来人是陈才,脸上不由露出一个慈祥的微笑,“小才,你怎么来了?”

“刚才那夫人来干什么?”

“来医馆还能干什么?不过,为病人保守秘密是一个医者本分,小才,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不能告诉你太多事情。”棠越说道。

陈才闻言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高兴,目光落在一旁的木盒子上,问道:“这是什么?那位夫人给的?”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木盒子——

瞬间,陈才瞪大了双眼。

——木盒中,满满一盒的珍珠!

“算是诊金吧。”

“诊金?糊涂!你可知道她是谁?!”陈才要被她气死了!治什么病要整整一盒珍珠!这人真是猪油蒙了心!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了!

陈才知道,开医馆的会看人下菜碟,有钱的人多收点,没钱的少收点,但知县夫人是能随便宰的肥羊吗?!

自己还在知县手底下考县试呢!

“你真是害惨我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小天使疑惑,为什么科举这么容易作弊,这里我统一解释一下:

我们要先稍微了解一下科举等级制度:

科举分为:

1.童生试:进入科举的第一步,有份三次小考:县试、府试、院试。全部通过成为秀才。三场全部第一称为“小三元”

2.乡试:秀才们参加乡试,通过成为举人。此考的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举人们参加会试,通过成为贡士。此考第一名称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考,没有落榜之说,但分三甲。此考第一名为状元,后三场全部第一称为“□□”(非常非常非常难得!科举历史中,中□□的文臣仅有14人。另外,六场考试全第一的称为六首或六元,难度系数更大,从古至今只有两人得此殊荣。)

以上六场考试中,童生试严格来说并不算正式科举,只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试”而已,所以童生试并没有太过严格,考试难度系数也不会很高。

要打个比方的话,县试≈小学考试,府试≈初中考试,院试≈高中考试,乡试≈大学考试,会试≈研究生考试,殿试≈博士考试

高考作弊很难,但小学作弊难度系数就直线下降了。一般电视上所说的科举舞弊,都是指会试、殿试舞弊,可没人讲县试舞弊(层次太低了)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定试题者不准阅卷,以防作弊。

这里我私设,没有儒学署教官,出题和改题都由知县来办。小地方嘛,官员配置不完善,这也是能理解的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