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花滑篇(88)

在他与陈志的后方,邱新楚、孟浩等人没想到苏哲的速度竟然快到这样的地步,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想要追赶,但是这种下意识的追赶超过了他们过往的跑步节奏,一时之间节奏的紊乱让他们只能咬牙硬顶着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

在中间的途中跑阶段,邱新楚因为节奏的紊乱,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最高速度,即使是始终稳定着自己速度的赵志宣,此时距离陈志和苏哲也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这个家伙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邱新楚、王钦几人脑海之中都闪过了这样的念头,但是比他们的念头还快的,正是前面的陈志与苏哲两人。

在进入最后的冲刺赛段时,陈志的速度已经有所减缓,这是他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在前面的高速爆发之后,后续的身体蓄能无法让他在最后的阶段再爆发,同时由于前期的爆发,导致他的体能在前半的赛段消耗过半,以至于最后的冲刺阶段难有发挥。

而苏哲则是个典型的后半程选手,他的后程加速能力强得令人发指,就像此时。

陈志此时仍旧处于领先阶段,但是随着苏哲在冲刺阶段的追赶,直至两人冲过终点时,苏哲距离陈志已经所差无几。

部分工作人员在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苏哲的实力,在见到他几乎逼平了陈志时,这些工作人员都免不了有些懵逼。

在陈志和苏哲之后,孟浩、赵志宣、王铭、邱新楚、王钦几人陆续冲过了终点线,然后邱新楚和王钦俩人看着苏哲仿佛看怪物一样。

孟浩、王铭还有赵志宣看苏哲的眼神里也透露着惊叹。

赵志宣一惯是知道苏哲有一些短跑天赋的,但是从前在s省体工队的时候,苏哲跟着苏寅生的训练只是玩儿一样,并不算正式训练,他也就看不出更多的什么,没想到,只是一两年时间没看苏哲,他现在的速度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王钦在愣了一会儿后,扭头就跑去看最终的成绩统计。

“陈志,10秒05;苏哲……卧槽啊,10秒08?!”

这会儿不止是王钦,孟浩几人看着苏哲的脸,也像是在看什么怪物了。

在场的人里,原本除了陈志之外,个人成绩最好的是孟浩,但是目前个人pb也才勘勘打开10秒20的大关,王铭在国内也已经是一线的顶尖短跑选手,但他个人pb只在10秒24,赵志宣目前的个人pb比王铭略快,在10秒23,也还没迈入10秒20的大关。

邱新楚与王钦两人目前的个人pb都还在10秒30开外。

但就算如此,邱新楚与王钦两人也已经是目前国内u20选手中的领军人物了。

两人也是万万没想到,世上真的有苏哲这种怪物的出现。

邱新楚看了眼苏哲,又看了眼苏哲的成绩,最后邱新楚有些头疼地看向身边的王钦。

“老王……啊不,阿钦啊,他之前是不是刚刚拿到冬奥会的那个花滑男单银牌?”

王钦也愣了下,点点头:“不止是冬奥的花滑银牌,他这不是参加完花滑的世锦赛刚回来的吗?也是银牌来着……”

邱新楚和王钦俩人对视了一眼后,各自倒吸了一口气——他们可算是见到活的怪物了!

上一回,苏哲被他爹还有陈志从机场拎着到国家队的训练基地时,跑出的成绩是10秒10,当时田方正、张烨他们就已经啧啧称奇,这段时间以来,苏哲的训练他们也是亲自盯着,对于苏哲个人成绩突破10秒10大关这件事,他们也算是心里有数了,但是今天亲眼看着苏哲几乎逼平陈志,心里的感慨仍旧不少半分。

田方正笑呵呵的看着赛道尽头的苏哲,转头对张烨和苏寅生感慨道:“老苏,阿哲这小子真的是了不得。”

国内目前为止最好的百米u20苗子也就是邱新楚和王钦两人,但是他们俩人都有个毛病,就是个人的竞技状态稳定性较差,成绩起伏从10秒35开外到11秒之间都有可能,哪怕这段时间在国家队冬训,但是这种状态还是没能很好地调整过来。

而跟他们俩几乎算是同龄人的苏哲,不论是从个人pb又或者是从个人竞技状态的稳定性来看,都已经不算是一个量级的选手了。

“不过,阿哲这刚刚结束花滑那里的比赛,咱们这里马上也就进入正式的赛季周期了,他的状态能调整得过来吗?”

苏哲在花滑上取得的成绩,田方正他们也是很为他开心的,但是两个项目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冲突,包括田径训练基地这里没有花滑训练的冰面等等问题,即使是在田径赛季和训练周期,两个队伍之间对于苏哲的训练协调也还在艰难地协调摸索之中。

“能调整也要调整,不能调整也要调整。”苏寅生拧着眉头:“既然他选了兼项,那这条路他就还得这么走下去,没道理在花滑赛季状态好,到了田径赛季就出问题。”

顿了顿,苏寅生转头交代田方正和张烨:“这段时间的全部训练内容还有身体状态记录要做到位,包括他返回花滑队进行训练的时候,也让人跟着过去,把记录做好,再找花滑队要一份之前他们的完整训练项记录,咱们下周碰个头,对整体的训练数据做个研究,尽早把全年的周期计划第一稿做出来。”

2018年不算一个田径大年,全年中最重要的赛事就是亚运会上的田径比赛以及全国田径锦标赛,另外就是计划首次在本年度展开的国际田联洲际杯比赛,当然,对于陈志来说,还有一系列的钻石联赛需要参加,但苏哲距离钻石联赛目前还远得很。

作为苏哲的教练组成员,他们需要为苏哲制定足够清晰的训练周期表,辅助他调整个人竞技状态,保证他在重要赛事周期能够拥有最好的状态,而这些计划的安排,都离不开对苏哲各种状态的摸底。

从苏哲返回田径训练基地进行短跑训练开始,国家队这里才算是对他的训练状态能够有一个彻底的摸底。

虽然苏哲的体能因为花滑项目的训练已经十分优秀,但是花滑项目的体能分布需求和百米竞技的体能分布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与此同时,还有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等等。

对于苏哲来说,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不仅如此,包括苏哲在花滑队的训练周期内,他也一直在接受学校特批的远程授课,从两个国家队的兼项训练到他个人的学习,确实是层层重担都在身上。

包括田方正在内的教练组成员,一度在暗中担心,对于苏哲这个年龄的小孩儿,这样强度的枯燥训练他能不能稳得住心态。

不止是田方正、张烨等人,包括苏寅生实际上也始终在暗中观察苏哲的状态,做好了一旦有任何心态问题产生又或者身体问题产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记性调整的准备。

但一小段训练周期过去后,苏哲的状态却始终平稳,他们甚至能够感受得到,随着他们为苏哲预备的第一场比赛的临近,苏哲的状态似乎也越发地兴奋了起来。

这个发现让教练组的成员们啧啧称奇,而同样在暗中观察苏哲的邱新楚等人,心中也对苏哲这样强的抗压能力和对训练的投入感到不自禁的佩服。

网络上,随着苏哲对训练的投入,与苏哲相关的热度、舆论一时也沉寂了下来,不过在苏哲开始田径训练后大约一周时间,#冰场路遇苏哲#这个话题突然又被刷上了微博热门。

最早发微博的是b市一个花滑训练中心的学员,他发了消息表示,他在训练花滑的某个场馆近期有指定时间段被包了,在那个时间段闭馆,学员也不能进入。

他的上课时间恰好是在闭馆之后的第一批,于是在某一天他提早到达时,就发现,花滑馆闭馆是因为国家队暂时在这里对苏哲进行冰上的相关训练。

发微博的学员还发了一段偷拍的视频,可以看出确实是苏哲正在进行训练的样子。

许多吃瓜路还很疑惑,花滑国家队自己的冬季训练中心不用,怎么跑到了外面的训练中心来?后来有人结合多方信息八卦才知道,原来苏哲目前已经进入了田径训练周期,而田径训练基地距离冬季训练中心较远,田径训练基地有没有冰面可以供给苏哲进行冰上训练,为了让苏哲能够有更好的训练状态,花滑国家队找到某个距离田径训练基地较近的场地,出资协商包了个场。

【__???这么麻烦的?那苏哲为啥要兼项?他就顾着花滑不好吗?好歹是冬奥会的亚军诶,这种拿到突破性奖牌的运动员,这样兼项不会影响花滑的成绩吗?】

网络上倒是没有什么指责苏哲这种训练方式是特权的舆论,包括吃瓜路在内也默认,作为目前国内花滑男单项目top1的选手,这点特权苏哲还是可以有的。

大多数人担心的都是,苏哲现在这样兼项训练,来年是否会影响到他花滑方面的成绩?

田径王国论坛中,也有不少坛友看到了网络上目前的舆论倾向,但是他们这会儿也不好说些什么。

田径王国中的田径迷们,对于苏哲一方面保持着期待,一方面因为苏哲兼项以来毕竟还是没有参加正式的比赛,于是他们难以拿出苏哲的成绩腰板挺直地讲话。

主题:【最新消息!苏哲将会参加4月16-4月18日j省h市的田径大奖赛!】

主题内容:【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心,兼项以来真正在赛场上的成绩就要来了,是龙是虫,到时候就可以见分晓了。】

3l:【说得没错,最终成绩怎样,到时候见分晓。】

8l:【从去年兼项的消息爆出来后,也算是一路等到了今天,希望不止是训练中,在大赛里也确实能够有出色的成绩。】

10l:【我就是h市的,已经买好大奖赛的票了,准备现场亲眼看看比赛,希望不要辜负这么久以来的期待。】

这些田径迷们,期待了苏哲小半年时间,只是还没见过苏哲的正式比赛,于是也始终提心吊胆,生怕苏哲是个训练型选手,比赛时反而用不上劲儿。

除了这批田径迷之外,说起来好笑,冰雪王国中有不少冰迷也各自买了这次田径大奖赛的票,准备去看看苏哲的田径赛事现场。

用这些冰迷的话来说,如果苏哲的田径成绩普通,那不是更有理由要求苏哲专心花滑了吗?当然,也有纯粹是想看看苏哲在田径赛场上的形象,所以买了门票前往观赛的。

不论网络上的吃瓜路又或者田径迷、冰迷们心中是怎么想的,于4月16日开始的全国田径大奖赛h市分站赛也如期而至了。

全国田径大奖赛在国内是水平较高的田径赛事之一,全年在多个不同的分站举行分站赛,同时会在同年进行田径大奖赛的冠军赛,决出全年度大奖赛中的最强者。

而本次位于j省h市的大奖赛分站赛,也将是苏哲在短跑赛事上的出道战。

作为一个在国内已经较有知名度的赛事品牌,田径大奖赛各个分站赛的观众向来不算少,而对于全国的田径运动员来说,大奖赛也是许多人能够接触到的较高级别的赛事,也因此,大奖赛的每个分站赛参赛人员一向不少。

就以本次的大奖赛为例,仅仅是男子百米项目就有共计6个分组总计69名选手参加预赛。

当苏哲穿着一身运动服在热身场地进行热身时,周围有不少运动员的目光也纷纷看向了他。

就如他第一天前往田径队进行训练时一样,外界的田径选手对于这个史无前例的花滑、短跑跨项目运动员,也抱着极大的好奇心。

苏哲对于这些关注的目光倒是早已习惯,对不少和自己视线相对的运动员,苏哲都回报以微笑,然后继续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热身准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