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看完整个节目后,我只想说,苏哲没有让我们失望,我也远远低估了’苏哲’这个人本身。
这一次的节目,虽然它也许在表演的外在美感上不如苏哲过去的其它节目,但是它所表达出的这种复杂的情感,它对于观众在心里上的掌控,还有苏哲自身在深度浸入人物的同时,仍旧做到了对自己每一个动作的高度有序的控制,这种在难性上的艺术美感,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细细观看。】
2l:【__楼主好手速,这么快就po出了这么多字的感想……简直可以想象楼主在码这些字时候内心的心潮澎湃了。】
5l:【分数分数,坐等最终分数……明明才几分钟时间,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一样,不知道这次自由滑的成绩能不能追上天海翼……捉急!】
网络上的吃瓜路们焦急,坐在等分席上的苏哲倒是还好,他刚刚从拉尔维斯高亢多变的情绪之中脱离出来,这会儿整个人的状态有一种轻微的脱力感,坐在等分席的位子上,手里抱着保温水杯,看起来有点呆。
崔毅看到苏哲的模样,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陪伴他。
作为苏哲的指导教练,这段时间,苏哲在进行’妄想奏鸣曲’的练习时,他也都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看到苏哲这样的状态。
事实上,最初他和伊莉莎、爱娜一起在选择节目用曲时,第一目标并不是《妄想奏鸣曲》,毕竟这首曲目不仅在艺术呈现上表演难度高,而且这个曲目表演起来其实并不讨喜。
想要尝试拉尔维斯这个人物的,是苏哲,是他坚持地对他们进行了表态。
【既然我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表演,那我希望至少能够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
崔毅还记得,苏哲在说这句话时候,他那跃跃欲试的眼神。
在曲目选定之后,整个节目的编排过程中,苏哲也一直在和教练团队进行着积极的沟通,最初伊莉莎在进行动作编排时,怎样都找不到应该怎样在冰上呈现拉尔维斯这个角色感的方法,苏哲于是在每天保持兼项训练的同时,坚持和伊莉莎等人一起,认真地看遍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大艺术家》歌剧舞台录像。
苏哲在冰面上呈现出来的拉尔维斯夸张而癫狂的状态,有不少细节就是取自《大艺术家》其中的一个经典话剧版本。
这个尝试是极其大胆的,因为哪怕是话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这种夸张的肢体动作,也是经过反复的训练的,这不仅需要表演者对于’癫狂’这个状态的认真观察和理解,同时也需要表演者对自我身体的绝强掌控力。
而苏哲如果想要将这种状态再搬上冰面,那所需要的就不仅是掌握如何演绎出拉尔维斯的癫狂,更需要在冰面上这种环境,还能够保持这种感觉。
在伊莉莎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苏哲做到了。
他不仅做到了这些,而且他每一次完整版的表演,那种完全沉浸式的演绎,都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拉尔维斯’。
当然也感受到了他在每一次表演过后,那种艰难从角色之中抽离的状态。
崔毅有时看过苏哲的表演,也会感慨,苏哲的这种表演天赋,即便是在那些话剧圈子里只怕也是拔尖的。
独自发了会儿呆后,苏哲终于醒过了神来,他并不知道身边的崔毅在想些什么,在终于从角色之中彻底抽离后,他心里现在充斥的就是一种表演过后的兴奋感与满足感。
拉尔维斯这个角色不是什么好人,他荒诞、滑稽、自负,甚至充满偏激的戾气,与此同时他又有自己感知不到的,充满可悲的一部分。
这绝对是他迄今为止所挑战的最复杂的一个角色,而在这个角色的塑造过程中,他完全地感受到了参与进节目创作的快/感。
从角色的塑造、表现方式,到艺术和难度编排的结合,再到两者之间的取舍,都是他的第一次尝试。
整个节目的诞生过程是如此地艰难,也是如此地充满了成就感,而在将整个节目完整地表演完后,现场观众们对他的认可,也是此刻对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