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问题是致远营的马匹,虽然兵力扩大到五百人,但合格的战马依旧只有两百匹,别说正规骑兵一人两马,就算两人一马都做不到。
只能每三个人一匹马,轮流进行骑马训练,战时除了能上战场的两百人,其余其实只能作为普通选锋兵使用。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解决,因为江南本身同样缺马,就算有钱,也别想从江南买到马匹,更别说合格的战马。
徐世杨要想获得战马,似乎只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想办法与某路鞑子联系上,走私战马——这不是不可能,马匹虽然属于战略物资,但鞑子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交换汉地产物,有时候也就不得不同意。
以往朝廷还能维持北方防线的时候,茶马贸易一直是国家战马的重要来源,也能给走私双方带来很高的收益。
第二,战场缴获。
这就不用多说了,纯粹取决于战利品的多少而已。
至于第三吗……,虽说需要很长时间,但确实是个好办法。
那就是自己培育马种,自己养马,自己训练战马!
建兴十三年8月底,一艘帕尔斯双桅三角帆船驶入日照港。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通门路,当初在双屿港与徐世杨签订战马购买合同的帕尔斯商人,一口气给徐世杨运来了十二匹上好的帕尔斯种马!
这些马头小而清秀,目光有神,显得极为聪慧;背腰短但有力,四肢修长,肌腱发达,身高平均在145厘米以上,体重普遍超过400公斤,显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战马!
栾廷玉、孙立、林冲、徐宁等骑将看到这些毛色光滑顺亮的大马,眼睛都挪不开了,仿佛这不是12匹年轻的种马,而是12位绝世美女!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