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同样叫好一声,然后看着欧世雄说道:“欧世雄,你提出了新的想法,改变了铸造的技术。本太守便将此法赐名为‘欧氏炼钢法’,并且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中科院的一名正式院士了,你是否愿意?”
欧南宝耷拉着张脸,显然不是很高兴,在欧南宝的心中,虽然是一名院士,也算有官职在身,却还是没什么前途。不过,他也不会怪袁常,毕竟他能有今天也是袁常给予的。只是,心中有些遗憾而已。
不过,欧世雄显然很开心,连忙上前躬身道:“多谢太守大人,属下必定尽心尽力,绝不会让太守大人失望。”
欧南宝的意思袁常不明白?这当然不可能,袁常自然是看出来了。
既然如此,袁常为何没有满足欧南宝的心愿?
欧南宝之所以能成为一名铸铁大师,是因为他在铸铁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欧南宝既然有天赋,为什么还是一名铸铁大师,而不是铸铁宗师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欧南宝的心态问题。
铁匠的地位极低,欧南宝心中有自卑的情绪,虽然有着天赋的原因,能够走到大师这一步已经不容易,如果他不能突破自己的心理,就永远成不了宗师。欧南宝作为铁匠,是因为祖传的原因,同时,也是靠着铁匠这一份职业来维系生活,并非是因为纯粹的对铸铁的喜爱。虽然跟着袁常不短的时间,心理还是没有得到影响,欧南宝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脱离铁匠这一行业。
袁常不会责怪欧南宝,因为欧南宝不会理解中科院的价值。等到欧南宝明白中科院的价值,或许自卑的情绪就会消退,也许那个时候,欧南宝就会有所突破。暂且不提欧南宝,且说说欧世雄。
袁常看得出欧世雄是真的喜爱铸铁,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并非是因为家传的原因。欧世雄能够在他这个年纪将自己的铸铁技术锤炼到接近大师级的地步,除了天赋,还有就是他的热情。否则,欧南宝比欧世雄多活了十几年,铸铁也多了十几年,却没能想到百炼钢的想法,欧世雄却做到了。正是因为热情,才能有想法。袁常可以肯定,只要再给欧世雄一些时间,欧世雄肯定可以成为铸铁宗师,跟马钧一个级别的存在。马钧的发明比较广泛,而欧世雄则比较专一,在铸铁方面的成就,或许能够比肩春秋战国时的欧冶子,也就是欧世雄家的老祖宗。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袁常才会不吝功夫来提点欧世雄,就是希望欧世雄有所成就。
看到欧世雄正式成为中科院的一名院士,欧南宝的另外二十四名徒弟是极其羡慕的。
这二十四人的户籍都是匠籍,所以,他们只能干铁匠这一个职业,除非有特别的际遇,否则就没什么出路。后来,中科院在招纳匠人,这些人都来报名,看的就是中科院的待遇好、薪水高,而且还是给太守大人干活,说出去也有脸面不是。当然,他们这些人还不是正式的中科院院士,除非他们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们现在的薪水是每个月二百钱,而成为正式的院士之后,每个月是一石,每七天休二日,逢节日还有送粮米、绢布等等,比官府的官吏还好的待遇。当然,正式的院士也不是那么容易当上的,目前中科院就马钧、欧南宝,再加上刚被任命的欧世雄。还有郭嘉也挂着院士的名头,不过还没来报到而已。另外,中科院还有其他二十五名的木匠、石匠、陶匠等都不是院士,他们的目标也是成为正式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