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平平仄仄、骈四骊六,泛滥着一种坏坏的恶作剧意味,听起来煞是有趣儿。李娟丽又大笑了一回,好半天才停住了风摆扬柳。
李娟丽问:“你准备怎么办?”
“嗬嗬……凉拌!移花接木、栽赃陷害,自有人出面跟他玩。”
“你老用这些歪门邪道是不是阴损了点?”
“跟你开个玩笑而已,”他淡淡一笑反驳道:“双方你争我夺,如何便成了阴损?你想过没有?双方打仗,且不论谁对谁错,哪一方的炮火不伤人?难道就因为你是正义的、你的炮火就应该杀人?呵呵……你太书生气了!再说了,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朝廷中你争我夺,白白丧命者是君子多还是小人多?”
“当然是君子多?”
“为什么会这样?”
“唯小人都有才,而君子多守拙。”
“君子谋道,小人谋食,这便是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因此小人做事便无所顾忌。可以这么说,小人不但有才,而且不择手段!你君子凭什么跟我斗?你一不造谣、二不栽赃、三不撒谎、四不偷抢,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干,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还没有动手你已经败了六成,斗什么斗?连自身都保不住,何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终究会留下骂名。”
“你错了!自古胜王败寇,历史是不会谴责胜利者的,按你的说法,刘邦、朱元璋都是不折不扣的地痞无赖外加乡下土流氓,摇身一变成了真龙天子,你见过历史上谁谴责过汉高祖和明太祖?”
“这……”她被他这番歪理驳得有点晕头转向,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了。
“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宋襄公,知道吗?”他趾高气扬的问道。
“当然知道。”
“他是不是君子?”
“他……”李娟丽一时有些气短“他似乎不是君子,反倒是有些志大才疏。”
“敌人未过河时不攻、敌人渡至河心时不攻、敌人上岸立足未稳不攻、敌人阵形未列好还不攻,这种坦荡器量怎么就不是君子?请问历史上还有比他更光明磊落的统帅没有?”
李娟丽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她面色绯红,心虚地辩道:“历史就是那么评价他的。”
“中国人一向不以胜败论英雄,却为何要这样评价他?”
小道士双手一拍,在屋里急速转了两圈,然后猛地停下脚步扭头看着李娟丽说道:“所谓‘不以胜败论英雄’是指那些最终成功了的英雄,这是前提!你没有成功、你就不是英雄,你当然不会被‘论’或是不‘论’,你的失败注定会成为笑柄,宋襄公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