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变成大工厂和小农户变成大农场的背后,都是无数小作坊主和小农场主亏得血本无归......
“不过营田虽然有亏的,但还是比经商牢靠,农本商末嘛!”张广辉这个时候话锋一转,“那些种地营田亏了的,不是没有本,就是太贪心。如果只想以农守本,还是很稳当的。”
吴三妹道:“可要是没功夫料理呢?现在租地的行情怎么样?”
“这个......要看的。”张广辉的,“租地也有大农小农,大农有本,一租就是几百亩,租金有保障,但是不肯给高价。而小农都是没本的,还要向田主借高利贷......这样的佃户,您可不能把田租给他们!”
“为什么呀?”吴三妹一边提问,一边瞄了朱皇帝一眼——这位是高利贷皇上啊!高利贷都放到法兰西和英吉利去了!还怕几个佃户赖账?
“您和朱襄理是大富大贵之人,还真能住到乡下去看着一帮苦哈哈的佃户?”张广辉笑道,“您要不看牢他们,他们肯老老实实的交租还账?”
“说的也是啊!”吴三妹点点头,心里却想:皇爷怎么从来不担心放出去的债收不回?该不会是让锦衣卫帮着催账吧?
“朱襄理,朱太太,”张广辉笑着,“您二位如果想趁着这次朝廷发土地券的机会在辽西、辽东买田为本,最后好还是长租给大农......哪怕租子低一些。辽西、辽东的田土哪怕是复耕,也得往里面投不少本。您二位也不可能去那种冷得要死的地方长住啊!托给管家就更不放心,不如地价包出去,先让那些有本也会种田的大农去开荒。等五六年后田也种熟了,水利也修好了,辽东、辽西的官道和水路码头也修起来了,再收回,再加租子都好说了。”
“可是我们上哪儿找会种旱地的大农呢?”吴三妹问。
“在下刚好认识不少,”张广辉笑道,“论起种旱地,就数俺们山东老农民厉害了......要不黄襄理给在下留个名片,等辽东收复以后,在下就给您二位介绍几个大农如何?”
“好啊......”吴三妹那个傻白甜居然爽快答应了,可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了,朱慈烺的名片上写的什么?大明皇帝?
“好好,好的。”朱慈烺笑着点头,还摸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名片递给了张广辉。
名片上赫然印着:皇家商会总行券业部襄理朱耀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