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行冠礼

诡谋.子暮归 原辙 2546 字 9个月前

邵诩站在正阳殿下,望着那一阶阶向上延伸而去的白玉石阶子,不禁打了个寒战。周围都是疾步行走的朝臣们,邵祜则气定神闲的迈开腿,一步一步的缓缓向上走着,邵诩从未感受过位列朝臣,昂首步入朝堂的那种自豪感,今日算是头一遭了。

不一会,邵诩登上最后一阶台阶,他向自己走来的路向下望去,富丽堂皇一座座宫殿尽收眼底。这就是皇家的气派啊,他深吸一口气,一股血气冲涌而上。他闭上双眼,仿佛耳边回响着一阵阵呼喊声,像是千人、不,万人同时发出呼喊声。

“诩儿,该进殿了,你跟在为父身后。”邵祜一声叫唤,邵诩才从这“千、万人同呼”中回过神来,他整了整衣冠,紧紧跟随在其父身后,慢慢步入这正殿之中。

邵诩入了殿内,这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高大耸立的木柱子,稍入内数步只观见一片开阔的、巨大的长方形状的大“厅子”,瞧正中间看去,那延绵不断地面上铺刻着一排排纹饰,这纹饰顺着地面像盘踞于地的一条巨蛇一般,一直伸延到一方台阶前才止住了“脚步”。那台阶之上就是龙椅了。龙椅四面不远处矗立着数根黑色石玉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十余尺的长龙盘踞而上。

就在邵诩愣神之际,一阵呼声传来,朝臣纷纷散在两侧,手持玉节躬身下拜。此时,荆帝从中央正道之上走着,冯谦还在一如既往在前弯身半跪着为其引路,荆帝垮上台阶,端坐于龙椅之上。

“上朝!”众朝臣听完后,个个趋步先前而去。“拜!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冯谦再次大声呼道:“跪!再山呼!”众朝臣再次发出齐整的呼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荆帝端坐于殿上,两手摆开向上微微一动,缓缓说道:“众卿平身!”冯谦立即高呼道:“平身!”

“臣兵部尚书陈泰启奏陛下,平泾关守将胡浚领军追击侵边狄人时,不幸中箭而亡,今平泾关守将新丧,陛下应早派人接替。况近日来,雍州边境屡屡受挫,正面有北赵攻于城下,侧面有北地的狄人时时侵扰略夺,雍州现今师劳兵乏,再不作打算恐不能长久,臣伏望陛下三思啊。”

荆帝听后愁眉不展,这哪还有人愿意去雍州,这些人享乐倒是人人争先,到边地打仗送死,指定没一个肯去。此时荆帝想起昨日邵诩的一番言论来,便对着众人说道:“你们谁人肯去雍州,或有何人可荐。”荆帝说罢观望四周,无一人敢言,便缓缓地说道:“邵诩可在!”

邵诩听到荆帝呼自己名字,便趋步上前跪拜道:“臣邵诩在!”

“朕命你守平泾关你可愿去啊!”

此言一出,还未等邵诩回话,底下就有人出来说道:“边关重地,还是应该派一名资历老的将领出任,邵将军虽在榭原之战有所建树,毕竟年纪太轻,望陛下三思!”

荆帝听罢默然良久,面色渐渐沉了下来,如蓄积的雷云一般。此时太宰田毅走向前说道:“陛下,臣认为平泾关非邵小将军不可,此时守将新丧,众将士皆惊,若派朝中重臣之子前往,一能体现陛下对边境的重视,二能平复将士们的惊恐与不安,可谓一举数得。何况邵小将军果敢过人,定不会辜负陛下信任。”

荆帝听罢欣然一笑,众人皆附议田毅,荆帝随即命邵诩为鹰扬将军,领正五品衔,即刻出任平泾关守将。

退朝之后,邵诩跟随者邵祜出了正阳殿,正好遇上田毅。田毅走向前来对着邵祜说道:“荥国公,令郎此次出镇平泾关,陛下很是看好,日后若建功立业,可不要忘了田某啊。”

邵祜躬身施礼道:“邵祜在此谢过田太宰了,小儿不才,蒙陛下厚爱,承太宰大人举荐。”

田毅听罢后,自是得意,笑着往前走去。一旁的邵诩不明白这人为何会主动推荐他,他与田弘覆在郢州两年多已经势同水火,他越发不明这只“老狐狸”打得是什么算盘。

邵家父子一齐上了马车,一路上邵祜神情严峻,一言未发,邵诩与邵析面面相觑,直至到了府门口,三人依次下了马车,往内而去。

“诩儿你随为父到萃华阁来,析儿先回去吧。”

邵祜坐于桌案前,邵诩坐于左侧。邵祜望着邵诩说道:“诩儿,为父明日就命人给你行冠礼吧。边关吃紧,你不日就要启程去雍州了,这刀剑无眼,为父也没什么话要交代与你,你全力以赴便是,家中之事有为父在,你无需分心挂怀。”

“父亲,孩儿明白了,只是此去经年,恐无法在您身边尽孝,父亲请受孩儿一拜。”邵诩跪倒在地,深深向邵祜拜了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