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元禄:“……那、那殿下可有什么打算?”

姜玘冷淡道:“傻了便傻了。”

元禄表情古怪,欲言又止。

小姑娘忽然嘤咛了一声,睫毛动了动。

姜玘拿手背贴了贴她的额头,把她拦腰抱到怀里,道:“药。”

元禄忙端上已经凉好的药汁,姜玘伸出干净修长的手指,用力掐住她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来,右手倾斜,将一小盅药慢慢喂进她嘴里。

又搁下碗,拿过帕子拭去她嘴角的药汁,侍女见状端着金盆上前,姜玘边净手边道:“传卫陵。”

偏偏此时有人疾步入内,慌慌张张道:“殿下!皇后娘娘有请!”

姜玘黑眸一沉,忽然冷笑一声。

皇太子乘辇径直入后宫拜见中宫殿下,凤仪宫的宫人打开殿门,迎太子入内,皇后身边侍奉的老嬷嬷朝他躬身施礼,低声提醒道:“殿下,长公主今日早来了一步,正和娘娘说话。”

姜玘微笑托起老嬷嬷,淡声道:“有劳李嬷嬷提醒,既是一家人,又何必如此拘谨,倒还闹得不愉快。孤正好和妹妹多时不见,如此也好。”

李嬷嬷抬眼,看了看太子面上清雅的笑容,欲言又止,最终无奈叹息而退。

姜玘抬脚跨入内殿,正逢母亲替长公主插上一支金钗,细细看了看,笑道:“果然这簪子是适合娆儿的,当年先帝赐给娘,作贺今上纳太子妃之礼,我嫌这簪子过于华艳,带着不免招摇,今日看看我家娆儿,人本就比花娇,如今衬得倒是更美了。”

十六岁的清和公主笑着抱住母亲,蹭了蹭脸蛋,闷声道:“母后疼娆儿,不妨再多疼疼,前几日世子哥哥入京,二哥哥非逼着我去见他,哪有这种把妹子往外赶的道理?母后替我骂骂他,我堂堂一个公主,作甚么要这般不矜持?躲到今日,世子哥哥还未出京,二哥哥的人天天来闹,我不好赶走驳皇兄面子,他反倒涨了气焰,还是不罢手。”

姜玘听话听了全套,此刻似笑非笑道:“你不去,到时你那世子哥哥回了藩地,你又得后悔。”

清和倏地一惊,整个人蓦地敛住笑意,起身向他一礼,复坐下抓着母亲不吭声。

皇后只当她被太子噎住了话,笑拍了拍她的手,美目一转,又落在了太子身上。

她淡淡开口,嗓音优雅平静,“本宫还以为太子颇忙,这几日不来一次,今日亦是姗姗来迟。”

姜玘抬手施礼,请罪道:“儿臣不孝,这几日风州老将闻达病逝,雪苍骑无首,为防薛骞接机动作,儿臣着令他人前往顶替,是以耽搁些时日。”

皇后眼尾挑出的弧度,似讽刺,又似温柔,轻轻道:“那太子选的是什么人呢?”

“路方孝。”

皇后抬手按住额头,微微觉得晕,清和忙起身给母亲按揉,皇后慢慢道:“此人为将二十余载,倒是个老实听话的,薛党素来狡诈,栖儿,你留心些,莫让他们转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