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灼灼

春日昭昭 旋覆生 1543 字 9个月前

“啊?”李昭一惊,“其实我并不缺侍卫。而且.....而且你都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

“哈哈,即使他愿意,我也不允许,郡主,到了。”李昭才意识到,这人又是在逗自己,今后他说的话再信一分就是猪。

莫愁湖上桨声灯影,春夜暖风吹在湖面上泛起阵阵波纹,李昭从来没有夜游过此处,仿佛与平日里又是另一番景致。“明台兄,是不是不枉此行啊?”宋煜含笑拍了拍她的头顶,湖面上聂裳的画舫已经等候多时,飘荡在湖面上,二人相视一眼抬脚走向画舫。

聂裳今夜显然是盛装出席,李昭身为女子也甚觉惊艳,转眼去看身边的宋煜,倒是十分平静。

“温公子,宋世子。聂裳今夜能与二位共游莫愁湖,实为三生有幸。”

“姑娘言重了,能得姑娘青睐,是在下的荣幸才对。”李昭见宋煜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聂裳。可聂裳志不在她,夹在两人中间,觉得很是心累。

船夫泛起画舫,逐渐向湖心游去,宋煜懒洋洋的靠在画舫墙上,无论聂裳抛出什么话头他都有法子推向李昭,李昭原本也是费心周旋,言语间却发现聂裳对画确实颇有心得,绝不是一知半解的程度。

话意阑珊,聂裳叫侍女捧来她的琴,琴身流畅,形制浑厚,聂裳细长晶莹的手指缓缓拂过琴身,眼神好似抚摸心爱之人般的痴迷,“此琴名九霄环佩,乃是上古名琴,聂裳有幸得此圣物,实在是平生一大幸事。”

宋煜看着那琴神色才有些变化,待聂裳抬手撩弦,清澈的琴音响彻湖面,莫愁湖月色下泛起波澜,琴声显得无比静谧。或许正如宋煜所说,琴棋书画,聂裳无一不通,却也无一精通,李昭原本是信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聂裳又还如此年轻,果真要她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不浅的造诣确实很难。

可是方才她与李昭探讨古画,以及此时从她指尖流泻的琴声,都不是假的,李昭不禁有些困惑,眼前这宛若天人的美丽少女,莫非果真是个天才。可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落入风尘?

李昭忍不住好奇,刚想要开口询问,就被宋煜打断,“温兄,夜已经深了,你再不回去恐怕家人要担心,不如叫聂姑娘靠岸吧。”

聂裳的琴声戛然而止,浅浅一笑,“也罢,靠岸吧。”说完从琴底抽出一支画卷,双手递给李昭,“温公子的画,还请收回,此画不属于我,聂裳无福消受。”

李昭接过画卷,看聂裳神色没有什么异常,只当她觉得这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不要。两人没有久留,船一靠岸,宋煜便催促着李昭上岸,李昭匆忙与聂裳告了个别,就被宋煜抓住手臂带上了湖边的草地。“聂姑娘,夜深湖凉,你也一道回吧。”

聂裳微笑着拒绝了李昭,“月色正好,聂裳还想再赏一会。温公子,你我志趣相投,后会有期。”

李昭看着她的笑容,愣愣地道,“后会有期。”

聂裳的画舫重新漂向湖中心,逐渐远去。“明台兄,你方才为何急于离开。”宋煜的不耐烦有些明显,李昭都能轻易地看出来,聂裳又怎么会感觉不到。

“不为什么,湖上风大,吹得我头疼。”宋煜想着聂裳的那把九霄环佩,若他记得没错,九霄环佩原本是宫里的东西,聂裳又是怎么得来的。他一向觉得聂裳来头古怪,这背后恐怕另有其人,宋煜轻易查不出头绪,聂裳别有用心,他却是能感受到的,她究竟是冲着自己来,还是李昭呢?

“明台兄,你太过分了,身为女子,我都觉得你做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