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朝堂的发展

土豆和玉米没有占去百姓们的永业田,而是种植在自留田中。

两年的积攒,土豆和玉米已经种遍了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山南道、淮南道。

等到今年收货以后,大唐百姓也就可以都吃上这两种新粮了!

关于这两种新粮的一些忌讳事项,官府也在积极的告知百姓。

以免新粮问世之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朝廷这半年的发展可不止这些,修路计划如今已经遍布整个京兆府。

有了长安县的经验,交通部派出了十多队有经验的交通部官员,在京兆府各个州县开始修路。

而为了修路计划不再受阻,李二和几个近臣决议,提高过路费年限为十五年,也让那些出资参与修路的人可以有一些利益。

再加上有朝廷出面,给所有出资修路之人竖碑表功,一时间民间的商贾富户甚至一些贵族都踊跃参加进来。

京兆府的百姓也一个个欢天喜地加入到修路的热潮中!

关内道乃至周围几道都希望可以早日修到他们那里,奈何工程太大,水泥的产量根本跟不上!

这样一来,朝廷也不再对水泥配方管控,只要你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交通部就会派人收购。

至于水泥配方流落到邻邦,或是敌对国家,李二根本没带怕的!

因为他的军事基地如今已经研制出了炸弹,不是黑火药!

修路计划顺利进行,补偿计划也跟着进行!

再加上高昌方面已经送来了棉花还有种子,长安县的果蔬园如今已经建起。

从长安县辖内所有村子集中起来的百姓,已经在开始进行犁地施肥,下半年就可以将果树种下。

而这果蔬园的里的大棚也建起了一些,百姓们也在新城来的人员培训之下开始种植各种反季节或是不宜在长安县生长的菜蔬。

而棉花也在关内道种上,都种在了自留地,也不耽搁百姓们种田,更是剔除了一些以前的麻之类的。

百姓们对于棉花一知半解,只不过朝廷勒令种植,而且免去了杂税,他们也乐得接受。

之前因为丁一提议改良税收政策的事情,中书省也研究出了一套方案。

不过谨慎起见,先是在始平县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