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送科技

我原本就是老师,虽然只是小学代课老师。但我想只要是当老师的人,想的都是下一代的未来。

我们今天把化工厂弄进来,也许能挣几年钱。说不定我还能升官再往上走走。

可是几年之后呢,留给我的家乡港镇的又是什么?”

林蕊还想再偷听下去,被她姐揪着耳朵拖了出去。

林鑫瞪眼:“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林蕊狗胆包天:“姐,你再这么瞪下去,小心凸眼啊。”

哇,美女变成金鱼眼,那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林鑫作势要揍妹妹,林蕊立刻喊:“姐夫救命!”

“别叫了,他今天去庙里给教授送东西,不在。”

林蕊立刻坏笑:“哎呀,我有说谁的名字吗?有的人啊,那是不打自招!”

林鑫伸手揪她的耳朵:“我看你是玩野了心欠管教!”

“哎呀呀,姐,你别。天冷了,我耳朵会掉的!”

鹏鹏拎着钓竿过来,肯定地朝大姐点点头,表示认同二姐的观点:“天的确冷了,虾子都藏起来不肯露脸了。”

这半个月,海虾一天比一天难钓。

奶奶说了,虾子就跟青蛙一样,天冷了也要冬眠。

薛副教授悄无声息地出了村委会办公室,慢悠悠地走到水坑边,饶有兴趣地问林蕊:“你们想搞稻虾共养?”

理论上,这件事并没有多少技术难度。小龙虾生存能力极强,并不算难养。

林蕊赶紧回过头,毕恭毕敬地看着专家:“对,我喜欢吃小龙虾。”

薛副教授笑了起来:“味道的确不错。不过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小龙虾的供应周期?稻虾养殖其实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省却小龙虾养殖需要的空间。但是,你也看到了,郑家村的水稻只种一季。也就是说,起码有半年的时间,小龙虾是供应不了的。”

林蕊点头:“我知道啊。”

薛副教授无奈:“你们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叫我过来呢。明年,等到明年天暖和以后,我要是还没走,你们可以过来找我。”

姐弟三人谁都没有惊讶。

现在出国潮流行,隔几天就有人悄无声息地上飞机了。

薛副教授冲他们笑了笑,看着鹏鹏桶里头的小龙虾,点点头道:“这个的确适合人工养殖,应该会有销路的。”

说着,他转头看旁边的莲叶已经枯萎的藕塘,颇有兴致地问鹏鹏,“里头除了种藕之外,还养别的吗?”

藕塘边上的人家跑出个小男孩,是鹏鹏的同学,摇摇头,大着胆子回答城里头来的教授:“养不了鱼,水太浅了。”

林蕊不假思索道:“养王八啊,水浅王八多。”

她印象当中,甲鱼价钱好像还挺贵的。

哎哟,红烧甲鱼也是道美味啊,她后爸的拿手菜之一。

林鑫毫不犹豫地扭了把妹妹,瞪眼道:“怎么说话呢!”

薛副教授却没有生气的意思,点点头表示赞同:“可以养,藕塘的条件其实很适合养甲鱼。”

鹏鹏失望不已:“我还以为能养黄鳝跟泥鳅呢。我们钓过。”

薛副教授高兴得很:“都可以养,他们都能放在藕塘里头养。”

鹏鹏却犯愁:“它们都在里头会不会打架?”

藕塘里头吃的能有多少东西,王八会不会吃了黄鳝跟泥鳅啊。

磊子爷爷就烦养的鱼被其他杂鱼给吃了。

“投喂饵料啊,小龙虾也可以加进去。”林蕊坚决不肯抛弃她的心肝大宝贝。

不是说冬天农田没有水吗?藕塘里头总归没干涸。

淤泥是最好的保暖利器,她的小龙虾养在里头,肯定能太太平平地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