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话,权利倾轧,相互争夺。
时日久了,血浓于水的亲父子,亲兄弟,也会只剩下仇恨和憎恶。
所以,利用自己老子的大丧,来收拾一些旧人,赵恒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那些新血换旧血的事情,不必多说,毕竟无关主线。
时间推移,法会这天,倒是热闹极了。
说来讽刺,这满殿的佛道之流,真有本事的没几个,倒是一大群装神弄鬼的,在大殿上各施‘手段’,花样繁多。
封林晩的另一个马甲,不懂和尚也掺在其中,倒是不怎么显眼。
法会进行到一半,作为国师,藤逊真人本该继续站在高台上,装神弄鬼,主持大局,此时却站出来,忽然间,手持一封诏书,大声道:“先皇有感天年将至,于吉日飞升天宫,永享仙福。特留下此诏书一封,以免江山无主无序,礼崩乐坏···。”
话音只说了一个开头,赵恒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而朝臣中,已经有不少人跳出来,大声的指责,甚至唾骂国师假传圣旨,该当问斩。
这个时候,无论所谓的诏书,是真是假,那都是给新皇添堵。
一个死掉的老皇帝,最好是什么狗屁遗命都没有,那才是一个好皇帝。
否则的话,留下来的遗命,无论是为谁好,还是为谁不好,都令新皇不满。
藤逊真人却对那些指责,全都充耳不闻,继续将诏书念完。
其意大抵便是,赵恒继位‘名正言顺’,并且乃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兴国之主等等,一顿狂舔。
如此一番操作,赵恒面色稍微好看了一些,那些朝臣们却几乎可以肯定,这诏书一定是伪造的。
只是这遣词造句,多为新皇造势,倒是让不少人不太好继续反驳,甚至只能捏鼻子认了。
人群后面,偷偷潜入,混在朝臣队伍里的小八等人,面上都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添狗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个藤逊真人,这个时候,即便是假传诏书,给赵恒一顿狂舔,也不见得能捞到什么好处。左右不过是一些锦上添花而已···。
只是,藤逊真人瞧着也不像智障,他这么做,所谓何来?
台上,藤逊真人话音一转,却将诏书最后的一句给念了出来。
“伏威将军谢蕴道,不尊王命,理当以国法处置···。”
此语一出,顿时满场人人面露古怪。
这种时候···提一个必死无疑的谢蕴道,合适吗?
而且,这个国师脑子是被驴子踢过吗?
他即便是不提这茬,那谢蕴道也死定了。
现在,却假借先皇遗诏,如此胆大妄为,他是真不怕死,还是半点政治智慧也无?
赵恒也是满脸吃屎的表情,看着上蹿下跳的那所谓国师,心里只觉得膈应极了。
群臣在下议论纷纷,那些来参加法会的僧人道人,也都各有表情。
却听见有一人,用极为清朗的声音说道:“国师此诏,小僧不敢苟同。”
不懂和尚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身形潇洒,满脸正气。
“这个和尚···他想要坏事?”小八和陈兴和对视一眼,表情都凝重起来。他们与旁人不同,旁人只觉得此时此幕,十分荒唐。国师将先皇大丧视为儿戏,在法会之上,毫无规矩,大放厥词也就罢了。
怎么一个不知来历,不知好歹的和尚,也敢出来出风头?
对于旁人的心思,封林晩压根无心在意。
他只是要在搭建好的舞台上,完成自己的一幕大戏而已。
赵光义的死,是背景。
国师陷害忠良,是起因。
而和尚不懂,舌战国师,与国师斗法,最终救下忠良,名扬天下,就是结果,且一箭双雕。
时机特殊,乃是国丧,又因前有王继恩谋反一事,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故而封林晩料定,在如此局势诡异不明的情况下,真正有脑子,有智商坏事的朝臣,都会选择当泥胎木塑的人偶。
而赵恒新皇继位,需要看清楚朝堂上的每一个人,所以···他搭好的这个舞台,即便是会令其颇为难堪,却还是有忍耐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当如此戏剧化的一幕传入民间,他的名声就会大燥。
皇帝大丧之时,传出的善恶对决大戏,会刺激每一个人八卦属性。
那些忌讳莫深,动辄雷霆万钧,腥风血雨的真正朝争,其实反而并不适合在民间流传。
因为,不解其中深意的话,有些变化,在外人看来,当真是莫名其妙,毫无来由。一个人或者势力毫无理由的起来了,而另一个人或者势力毫无来由的便倒塌了。
反而是那种看似简单、直白的争斗,掺杂在一些历史性的大事件里,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加合适百姓的口味。
简而言之,就如同老白文和小白文的区别。
更合理的设定,并不意味的,更能流传深远,深受更多人喜欢。
而是哪怕不合理、粗糙,门槛更低的设定,才能真正走向大众。
故而封林晩对这一幕大戏的基础设定也很简单,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