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给你四哥丢脸。”杨氏摇了摇头,深怕这丫头又犯浑。
董氏见天黑了,正把稻谷扫了装进竹筐,赶紧接了话:“娘,小妹年幼你别拘着她。你赶紧把馒头蒸出来,到时候那些读书人可不吃杂粮饼子的。”
这才让杨氏住了话语。
只要提及周老四,杨氏便是不同的。
但一家子吃穿用的,还有周老四和她的汤药,大多用的周言词退亲钱,董氏心中却是有歉意的。
只要不是独子,总会有偏心的时候。就算自己没发现,孩子之间的对待都是不同的。
在外人看来,周言词什么都不做,便是极其娇宠的了。
但真的遇上事,女儿的一切都要为儿子让路的。三次退亲,统共六十两银子。几乎全花在了几个儿子身上,她的三次上吊,不过得了一只鸡补身子。
三人出了门,这会天刚麻麻黑,还看得清路。
周老大和周言词走在最前头,周老二远远跟在后面。
言词不是个多话的,周老大却是沉默了许久才轻声道:“言言,你不要什么都听四哥的。以后咱们不着急嫁人了,大哥养你。这么晚了你都还要去接四哥,你四哥……不值得你对他那么好。”
周老大沉着脸。
他向来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更何况是说自己一母同胞弟弟的坏话。
周言词抬眸看了他一眼,大哥你哪里看出我是去接他的?
我是去找我的猪!
天知道周言词今儿找回的猪,简直成了周家镇家之宝。就算不给周家人面子,也总会看在她家猪的面子上。
见过看门狗,没见过看门猪的……
骑猪少女,大概就是从今晚开始的吧。
刚走到村头,便见五福村四处都起了炊烟。
如今正是收成的好时节,家家户户不到天黑压根不会回家。但今儿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大多都早早回了家,等着一家团聚。
周言词见着众人赶着收稻子的收稻子,摘花生的摘花生,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这两日赶着太阳足,把粮食收回来晒开,要是遇上雨天就糟了。”大树下老人家抽着烟,大口大口的吞吐烟雾。
这些年风调雨顺,五福村日子好,高龄老人不少,倒也过的去。
除了像周家这种接连生了四个儿子,又没婆家帮衬的,大多都能吃上饱饭。
“娘,这花生可是稀罕物,镇上卖的可贵了。平日里咱们要吃你可都舍不得半分。”刚下牛车,便听见里边周三郎很是惊奇道。
只见刚从地里扯回来的花生被杨氏煮了慢慢一大盆,周三郎趁人不注意还抓了两把藏兜里。
“言言你回来啦?快来快来,三哥今儿打到好东西了。大的那只今儿吃了,剩下两只小的送给妹妹你养着。”周老三一把抓着妹妹便去了厨房,只见那竹条编制的笼子里有三只灰色野兔,大的那只肥的走不动道儿,还剩了两只小的。
“家里那只鸡就不杀了,晚上娘给你们做红烧野兔。对了,你四哥怎么还没回来?这天都快黑了。”杨氏朝门外看了看,只见周老二把背篓搬下来,却并未瞧见她最引以为傲的小儿子。
小儿子是读书人,最好面子。她也尽力给儿子最大的排场。
“老四他们那些读书人,说是要对月吟诗,要走路回来。娘你别管了,这里两斤肉,这是瓜果点心。”周老二把东西放进了里屋。
半点没听见杨氏心疼老四的话。
今儿他在镇上又见到了程家小娘子,让他整个人都神魂颠倒。
“咦,我的野猪肉呢。”周言词蹲在地上看着小兔子,说好的想吃兔子,想吃腊野猪肉么……
仿佛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呵呵,该是你周言词的东西怎么都跑不了……
人人都说夜路走多了撞鬼,不过夜路走多了被野猪撞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这孩子,他那些同窗哪个不是家着的,哪能走那么远的路。这孩子,你……老二,你和老大去接一下。带上东西,这乌漆嘛黑的,别遇上东西。”杨氏话一出,周老二就不高兴了。
“娘,一群大老爷们出门,要说害怕的也是姑娘家。”周老二瞪着眼睛,一群男人还要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