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进了屋,伙计把茶水和点心端进来就退了出去。
陈老爷子看了看李氏几个,到了嘴边的话犹豫着有些说不出口。
陈果儿见账本还在桌上,就走过去收起来。
陈老爷子脸上有了丝尴尬,他也看到陈果儿收起来的账本了,这才想起来自己来的时候啥都没准备。儿子盘下了铺子,当爹的啥也不送,这说不过去。
“老四啊,爹是打算来,可你也知道,你这铺子一开张,肯定有当官的……”陈老爷子叹了口气,“咱家啥情况你也知道,爹也为难呐。”
没送礼就罢了,人也不到,陈老爷子也觉得该说点啥,尽量找补找补。
“爹,您老说啥呐,俺还能不知道吗。”陈志义闷声道:“再说您老这不是也来了吗,正好俺老丈人、丈母娘也来了,你们老哥俩喝两盅。”
不管怎么说,陈老爷子来了,陈志义还是很高兴。
陈老爷子就有些尴尬,老李家人来了肯定是送礼来的,可他出来前就没合计这事,啥也没准备。
“可不咋地,该好好喝喝,老四你开这老大饭馆子,可得整几个硬菜。”陈志节光顾着四处打量,也没听着陈志义说了啥,“俺们来前就听着还有啥火锅,烤肉啥的,那都是啥玩意,老四你也带着爹去瞅瞅,喝完了再听个戏。”
陈志义连连点头,“那是应当的。”
说着陈志义就带着陈老爷子他们上了二楼。
“甭费那事了,俺就是来瞅瞅,啥也不吃。”陈老爷子摆了摆手,他不是为了吃饭来的。
“那哪成呐,俺也没吃呐,刚才光顾着忙活来着。”陈志义道。
刚才光忙乎招待那些当官的了,到现在他也没吃饭呐。
一切都是现成的,很快的伙计进来,说都准备好了,让陈志义他们去二楼吃饭。
众人站起来往外走,刚上了二楼,迎面雪白的墙壁上三个刀凿斧刻般的大字,如笔走游龙、龙飞凤舞。
“这是九爷亲自写的?”陈老爷子指着墙上仙客来三个大字,声音里带着一丝颤音……
“这老些?”陈莲儿和李氏都惊讶的看着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银子,眼睛瞪的大大的。
陈果儿笑眯眯的,就把谁都送了多少银子说了一遍,“这都是那些当官的,还有咱们下帖子的那些人送的,小沈屯几个村子的我没收。”
村民们本就生活艰苦,赈灾的银子还被贪墨了,他们连生活都成问题,陈果儿不可能要他们的银钱。
李氏点头。
“要是没有九爷,这些人也不能送咱这老些银子。”七郎道。
他虽然小,但并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那可不。”李氏也深有同感,又说道:“咱得都记着点,往后谁家有啥事咱也得还回去。”
礼尚往来的事可马虎不得,不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都记着呐。”陈果儿摇了摇账本,又看向七郎,“哥,待会你叫李二狗陪着你,把这些银子都送到汇丰银号去存上,一年吃息分红也能赚些零花钱。”
银号也相当于现代的银行,可以存钱,也可以去借钱,当然都是有利息的,只不过存钱的利息很小。
“咱就存一千两,剩下这些我跟万年大叔说好了,叫他再看看还有好地给咱买两块。”陈果儿说着拿出一个包袱皮,把一千两银子包好,推到七郎跟前,把剩下的银子都收起来。
“成,俺这就去。”七郎说着拿起银子包,出去找李二狗了。
李氏惦记着作坊的事,就张罗要回去。
“今天咱铺子开张,就歇一天吧。”陈果儿道。
这时候伙计进来说李氏娘家人来了。
“真的?赶紧的。”李氏说着就站起来,也不张罗回去了。
来的是李氏的爹娘,李万山和张氏,还有大哥、大嫂以及李秀凤。
“你二嫂这两天要生娃,俺就没叫她来,你二哥在家看着呐。”张氏道,说着就把带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也没功夫上集买点啥,都是家里出的,你爹着急,非要赶今天来。”
面前几个大包,里面装着两条晒干的大鱼、两只鸡、半篓子小鱼干、黄花鱼干、海米、海带、紫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