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珞转过头去,不再看他,而是盯在了自己手上的茶碗上-不过,他说的也对,不管她是不是他的王妃,她都不可能一直这样跟他相处。
他说,他会帮她查清她父亲的事。
所以他们之间的事,她必须都得先放下-而且,她还希望,自己不嫁给他,他仍能继续帮自己查她父亲的事。
她深吸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不,王爷,我并没有对您不满-我只是对现在的情况不能确定,我现在每天想着的都是我父亲和母亲当年的事,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查清楚当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大概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情绪,焦虑和不满,让王爷误会,抱歉了。”
她在说谎。
不过赵铖也无意戳穿她,他看着她慢慢道:“如果你父亲的死真和你大伯有关,阿珞,你现在根本不宜有任何异状,否则,你大伯他是不会让你活着嫁给我的-这件事,你暂且不要有任何动作,和他们相处也该和往常一样,这事,你交给我就行了。”
明珞扯了扯嘴角,道:“无事,现在我大伯他们大概都以为我喜欢上了景世子-因为不愿依着家里的意思嫁给你,所以才开始对他们心有怨愤-不会想到我会突然怀疑起旧事的。”
明珞只是说事实,可她这话却让赵铖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又想起她是打算嫁给景灏的,他察觉得到,她并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自己。
他道:“所以这便是你今日去寻景太妃的缘故?”
七月初七,沁景园。
沁景园原是一处皇家别庄,背靠千梅山,又依着京郊最大的湖月明湖所建,环境清幽,冬暖夏凉。
成武帝时凌皇后尤爱在此处避暑,凌皇后病逝,成武帝便将此处庄子赐给了爱女,当时的升平公主,现在的升平长公主。
此时沁景园最大的院子沁荷院的临荫阁下面已经聚集了好些贵女,正在三三两两的说话,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不远处的少年们玩着投壶的游戏。
大魏民风开放,这些贵女们没过去和少年们一起玩,为的倒不是矜持,而是因为天气太热,略动上一动,就会香汗淋漓了,她们今日参加赛花宴都精心打扮了,可不愿玩得脂粉散开,丢了丑,还不若坐在冰桶旁,一边秀气的小口小口吃着瓜果,一边和身边的闺秀说一下八卦,再品评一下那边的哪个少年郎俊俏,岂不是更惬意。
她们看着少年们,而此时临荫阁旁侧的楼阁上面则有人同样在看着她们-这人正是沁景园的主人升平大长公主,还有大长公主的嫡亲弟弟,肃王赵铖。
系统防盗章,请购足比例或等72小时再阅读,多谢支持正版
不过,不管嫁不嫁给他,因着要查父亲的事-虽然她不愿承认,但西北军中之事,还是那么多年前的旧事,她想要查,还不能让自己伯父知晓,怕都是需要仰赖他的,所以她必须调整好自己,先要把前世的事情都暂时抹去,寻找和他能平和相处的方式。
明珞进了殿中,就看到赵铖立在窗前居高临下,神色莫测的看着自己。
她最恨他这种姿态,这种表情-前世她真是看够了,这一世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再让自己受那份憋屈,由得他来拿捏自己的情绪。
她上前给他行了一礼。
他点了点头,道了声“免礼”,便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一侧的一位老嬷嬷。
那老嬷嬷手上还捧着一套衣裳,她收到赵铖的示意后便上了前来给明珞躬身行礼,道:“明姑娘,王爷刚刚已经吩咐老奴替姑娘准备好了衣裳,还请姑娘进室内更衣-这雨一时半会还停不了,就算停下了,此处离慈寿宫还甚远,姑娘这般回慈寿宫,身体怕是受不住的。”
明珞抿唇,琳琅只当她是觉得于礼不合,对肃王多有顾忌,便在旁也小声劝道:“姑娘,事急从权,您身子寒,是受不得冻的,还是身体要紧,先换了衣裳再说吧。”
明珞当然不是顾忌什么于礼不合,更不是什么害羞,担心他看轻了自己,或者担心他做什么不轨之事-前世她和他成亲数年,后来关系闹成那样,那些早就都已经被踩到脚底下-她只是有些厌恶他的态度。
不过她更不会跟自己身子过不去,更何况这样湿淋淋狼狈不堪的站在他面前和他说话,也让她感觉十分不舒服。
所以她又给他行了一礼,道了声“谢肃王殿下”,便利落地转身跟着那老嬷嬷进内殿去了。
那是一套女官的服饰,大小还正合适-呵,明珞想到,他这人虽然冷酷无情,但只要他想照顾起人来,其实也能做到妥妥帖帖,细致无比,只不过狠起来,也能让人生不如死。
她换了衣服出来后,老嬷嬷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姜汤,她也没什么疑虑的端起来喝了。
大概是她后面很乖觉利落的配合,令得赵铖的面色好看了许多,也让他先前因着她去寻景太妃说话,还有站在外面死撑着不肯进来的不悦也消散了许多。
他想,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就是这样好似生闷气的模样,也似乎是跟自己赌气似的,显得有点可爱起来-他并不否认,自己对她的喜爱之情。他已经又将当年自己受伤之事细查了一遍,也将明家还有她也重新查了个底朝天-明家那边,自然也有他的人,所有的调查结果都看不出有任何什么养情蛊的迹象-这事本来就荒谬,他也不太信的。
而且,明家和明太后原先的确是想把她嫁给景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