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散开各练各的。
应如是热热身,拉拉筋,回宿舍。
宿舍。
舍。
跟拍她的摄像师脚一歪差点没摔着。
尤其是应如是直接回房间,摄像师再也不能跟拍,还被告知,除开直播头天可能需要摄像师工作,其余时间应如是都不需要镜头。
一番话一字不落记录在摄像机里,最后一幕是应如是biubiubiu比心手势。
应如是此番举措使得队伍内风声鹤唳。
部分人说应如是实力强大,部分人说应如是后面有杰文撑腰,前几期放轻松,后几期再认真也来得及。
而知道真相的关溪毫不客气地拉过应如是悄咪咪给她陪练。
能者多劳!
节目单期播放内容基本就是剪辑前七天选手活动内容。
离直播还有两天时,总导演看完后期送来的半成品,沉默。
毫无疑问应如是站在舞台上的模样光彩夺目,然而舞台下的她既不积极也不紧张,一副状态外样子。
有种扮猪吃老虎的感觉,观众吃这套。
手指扣大腿前侧,总导演摩挲下巴,“应如是和导师互动的全部视频发过来。”
细节决定成败,后期一定漏掉什么细节。
除了夸奖应该还有别的什么。
反复看几遍,总导演终于发现不同。
除却宋瑾南,其余导师说话时应如是都有做出回应,唯独与宋瑾南互动时,应如是只是笑笑没开口。
之前没发现这个细节完全是被应如是的笑容哄骗过去,一时大意。
低声吩咐后期需要加上去的字幕。总导演哼起歌。
另一厢,原乔奇接到小叔叔这几年拨给他的第一通电话。
受宠若惊。
“小叔叔?”终于肯原谅我了!
原戚生缄默,安静。
以至于原乔奇以为小叔叔不小心触碰手机,电话是误打过来的,正准备挂电话时,清冷声音传来——
“我准备回来。”
“哎。”应得活像老太监。
“你来接我。”
“好的,没问题!”
“当年那个人在吗?”声音细微紧提。
“在。”正准备磨刀霍霍向她冲你致敬呢。
“我要见她。”
“好,是要——”
“嘟——”电话被挂断。
原乔奇半秒接受这一现实。
而逐渐适应幼儿园的应桐桐正跟午睡她旁边的小朋友解释,“我爸爸死了。”
所以不要再和我聊爸爸让骑肩头看高看远,爸爸会偷偷买妈妈不让买的小零食。
应桐桐拉过小被子侧身躺下。
她有是是就够了。
小手在衣服口袋里摸索,拿出一张一寸照,是应如是报名《万里挑一》留下来的多余照片。
谨慎、温柔地放在枕头旁,确认不会压到也不会掉落。
手乖乖放在被子里,闭目。
是是午安。
小孩甜蜜入睡。
漫长的等待会消耗人的耐心,惯于伪装的人都会无意识地扯开面具透透气,暴露真性情。
应如是的排名耐人寻味。
关溪下台后陪了应如是一会,接着回去睡觉。
昨晚没睡好。
导师台上。
浓妆艳抹的鲁燕子伸了个懒腰,趴在台面上,拿起最后一张a4纸,念:“应如是,杰文传媒。”
纤腰划出完美弧线。
尽管累了镜头感也美好。
许昌明天有档期安排,是故节目就着他一口气录制,除了中场休息十几分钟,台上几位一直保持饱满精神。
“最后一名,加油。”
郑妍微笑,眼底划过一道幽光。
作为传奇,快四十岁的郑妍皮肤吹弹可破。
单看侧脸,恍惚间会误以为青春少女。
然而当摄像头对准她正脸,这个念头会消失。
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和知性比起青春更加禁久醇香。
“没问题的郑姐!”
鲁燕子精神抖擞直起身子,不过,“怎么还没来?”通常下去一名选手立马上来一名。
刚说完耳返传来声音,“来了。”
眼前一黑,录制厅的灯光黯淡。
唯有歌声,清唱。
“你说一个人会孤单
热闹太吵
一天天不如昨天”
开头很缓慢,幽远平淡。
然而声音一入耳,连坐六小时身体疲累得不行的许昌手撑桌面,正襟危坐。
四位导师中他是声乐导师,年纪五十三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水果台请到他花了很高的费用。
“只有海边捡到的诗
短暂而快乐
那是无畏的童年”
其他三名导师不是专业搞音乐的,但基本音乐素养还是有的。
长时间录制所致的疲惫身心舒缓下来,黑夜中闭目聆听。
“偶尔放肆呐喊
却是寂静的躁动”
许昌心砰砰跳,此刻他便处在寂静的躁动中。
行业里最优秀的音乐人不一定是最勤奋最刻苦的,但一定是最有天赋的。
而音乐人的天赋无非体会在两点上——耳、嗓。
灵敏的耳朵赋予音准和节奏,切合的嗓音赋予歌声气质。
其余都是技巧问题,学习可破。
然而上天是公平的,赐予了金嗓子就没了猫耳朵,或者反之。
是故音乐圈少有倚靠天赋横行霸道的人,总是要在某方面下苦工补短的。
可七十二号选手占齐了天赋。
在她开口一瞬间,唱完第一句后,许昌便确定了。
仿佛在小学教室里遇到会做高数题的学生,许昌大喜过望。
“于是丢下盘子和碗
藏进衣柜里
深深啜泣”
最后的“泣”轻巧而又短暂的收回,下一秒高潮爆发。
“你问——
我在哪里
我爱谁呀
曾经的日子怎一去不返
寻而不见
小脾气也消失——”
一气呵成,完美。
鲁燕子低声咒骂一句。
感染力太强,不小心哭了。
摸七八黑,都找不到纸。
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