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羊忽然说道:“我们道家的道,乃是天道,天地未开之时它便存在了。而法家的法,顶多也就是以人类以凡人的意志,想要模拟道家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但人类的意志又怎么能能够和天道比拟?总会出现bug的,所以当民情汇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影响甚至改变了法律,也在情理之中啊。”
夏夏很是赞同黄青羊的话:“没错,法家的法是企图模拟道家的道。从本质上来说,法家是要低于道家的!”
齐三千翻翻白眼:刚才这两人还贬低了儒家,现在又来踩法家了?
宋灵羽和小虫两人也算看明白了:夏夏和黄青羊两人平时尽管整天拌嘴,但面对“外敌”的时候,这两人就能够瞬间一致对外了。
商非石顿时大怒:“道家所谓的天道,和儒家满口的仁义道德一样,终究虚无缥缈,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只有我法家,才能够为人类行为制定准则!”
这下就连孔尚仁和孟三省两人都不满了:“商兄,你和道家争辩,我儒家本不该参与,但你刚才将儒家和道家混为一谈,我们就不能忍了。”
夏夏立刻大为不满:“混为一谈?这算几个意思,你们给我好好解释一下!”
黄青羊冷笑着说道:“法家将儒家和道家混为一谈,我还不爽呢!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儒家和法家到头来不都是上层阶级手中的玩物?哪有我道家这般来的逍遥自在!”
夏夏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商非石哼了一声:“治理国家,泛泛其谈的儒学,哪里能比得上法治?道家就更别提了,什么清静无为,只不过是消极避世而已!”
黄青羊和孔尚仁立刻就想要反驳商非石。
“吵什么!”齐三千一脸无语的说道,“我这次叫你们过来,可不是让你们来百家争鸣的。”
“孔孟两家打算在返祖丹中融入浩然正气,商非石你帮我监视着孔孟两家,有意见问题吗?”
商非石立刻说道:“多谢齐兄信任,我义不容辞!要是儒家想要动什么歪心思,我第一个不放过他们!”
宋沧海对孔尚仁,孟三省和商非石说道:“要不我现在就带你们前往生产返祖丹的工厂去看一看?”
孔尚仁点点头。宋沧海和苏辰便带着这几人告辞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齐三千,还有黄青羊几人。
黄青羊立刻对齐三千说道:“你尽管引入了法家来制衡儒家,但儒家肯定会借此机会大肆发展。那我道家的发展该怎么办?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齐三千笑着说道:“儒家想要发展就让它发展好了,只要不过头,也不算坏事。至于道家,顺其自然便行。”
黄青羊听到齐三千这不负责任的话,大为不满的说道:“齐三千,亏得我爷爷和夏师叔祖赞叹你有道心,你到底向着谁啊!”
齐三千说道:“刚才商非石有句话我很认同:天道虚无缥缈,又岂是随便一个凡人就能够轻易就追求到的?”
“天下之人,九成九都是没有道心的凡人,他们来追求天道,到头来都是一场空,还不如让他们去追求儒家或者法家,甚至是佛门释家。也许还能够有所成呢!”
黄青羊和夏夏两人听到齐三千认同自己的观点,终于脸色阴转晴。
孟三省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齐兄,连你都不相信,觉得我会监守自盗?”
说着,孟三省右手三指并拢朝天,做出起誓的动作:“我孟三省一心天下为公,要是有任何私心,天厌之!要是你们都不信我,我现在就请圣裁以证清白!”
听到这话,黄青羊和夏夏两人也不敢胡说了。毕竟不是生死大仇,而且这两人其实也挺看好孟三省的,哪里能逼着他请圣裁?
齐三千也连忙对孟三省说道:“老孟,你可别冲动,我和你认识不久,但也相信你的为人……我不信的,只是儒家的一些理论而已!”
之前齐三千给儒家足够的敬意,尤其相比起西方佛门,齐三千的态度就更加明显了。
但这不代表齐三千认为儒家就是完美无缺的。
就如同刚才夏夏和黄青羊表达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神性和兽性的组合体。
而这种扎根于本能的兽性,必须要用强制性的外来手段,才能将其彻底镇压在内心不爆发出来。
而儒家讲究的仁义道德,讲究的吾日三省吾身,都只是靠自身的休养来压制内心的兽性。
但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彻底消灭心中的兽性,只留下神性。
朱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天天将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这种话挂在嘴边,但到头来朱家比普通人都没底线。
所以黄青羊的担心的确也有他的道理:返祖丹事关重大,的确不适合让儒家一家独大。
孟三省知道齐三千的担忧,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齐兄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所以得引进第三方。”
“孔师兄,你怎么也来了?”孟三省见到忽然出现的孔尚仁,也是吃了一惊。
齐三千好奇的打量着孔尚仁:“几天不见,没想到你也踏出了关键的一步,已经是大宗师的境界了?”
孔尚仁笑着说道:“尽管成为大宗师,不过距离真正的大儒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特意来苏杭,想要见识人世百态,这也有助于我的修行。”
黄青羊对孔尚仁说道:“老孔,你也同意引进第三方来监视儒家?”
孔尚仁点点头:“周易也有云:渐震雷,君子以恐惧修省。只有内心感到恐惧,才能自觉的内省。”
说着,孔尚仁对齐三千说道:“齐兄,孔孟两家生产返祖丹的时候,我打算请法家的门徒来做监控。”
“法家?”
齐三千顿时就愣住了:“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法家和儒家可是彻底对立的。商鞅甚至称儒家是不切实际的'浮学',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只不过是'高言伪义'。”
要是说道家对儒家算是调侃,还没有带太多的恶意,那法家对儒家可是实打实的责骂,甚至全盘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