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海军。
不过这得以后再说,尤其是把军校建立起来再说。
他已经开始筹建大明的陆军和海军学院了,当然,也包括一所真正的大学,至于国子监连改造的意义都没有,短时间內可以保留,反正就一群监生在里面扯淡。他正在筹划建立由他私人出资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由各地皇庄选拔,毕业生也在皇庄系统任职,随着皇庄数量越来越多,下一步的乡镇化也必须搞,这一级行政机构就得直接任命了。而陆军和海军两个学院则算作大都督府直属的,从军队里挑选一些经验丰富但受伤或者年纪大了的当教官,但学生除了军中选送培养的以外,剩下同样从皇庄系统选拔。
这样军政两套体系都有了。
剩下就是用时间慢慢地挤死皇庄系统以外的旧士绅系统了。
他不着急。
他今年还没满三十岁呢!
他会比所有政敌都活得更长久的。
虽然德川老乌龟很被鄙视,但却不能否认他笑到了最后,有时候能活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关键,而大明无疑不会有人比他更能活。要知道直到现在他还没有过任何疾病,那身体好得就像头发qg的公牛,精神上来一晚上赶几个场子都没问题,圆圆自己都招架不了。
“侯爷,松江府通讯站发报,援朝军统制兼北洋水师统制郑成功派遣快船奏报,援朝军及朝鲜军于六月二十五日攻克汉城,全歼守城敌军,朝鲜王李倧派出世子李淏入朝谢恩并献俘。”
史德威走到杨庆跟前说。
杨庆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也差不多该打下了,明朝联军从去年冬天就兵临汉江,但因为汉城留守的清军,或者也可以说剃发易服的朝鲜伪军,自知一旦汉城被攻破,李倧肯定会杀了他们,所以始终死守汉城,幻想着多尔衮会派遣援军救他们。可惜多尔衮如今在关内自顾不暇,正提心吊胆害怕明军或者顺军向北京进攻呢,哪有心情去管他们的死活。
但李倧的清洗也的确可怕。
朝鲜国王殿下明显在发泄他这些年积累的怨气,毕竟他当国王这些年过得的确有些憋屈,被咱大清一次次压着roul,现在终于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对于这些附逆的旧臣民很干脆举起了屠刀。
别无选择的八旗朝鲜们只能血战。
最终他们就这样在汉城一直血战到了现在。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倧肯定没有力气继续向开城进攻了,毕竟打到现在朝鲜人也死得尸山血海,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都已经白骨露于野,千里,呃,千里过于夸张了,他们也没千里,基本上都是百里无鸡鸣了,他也得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行。
这样朝鲜半岛继续维持分lie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结果杨庆很满意。
而且以后李倧肯定还是要继续向北进攻的,他还有一多半国土还没收复呢,这样朝鲜半岛上的这场战争再打个年也没问题……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啊!”
杨庆笑着感慨道。
“赐剑!”
杨庆一脸庄严地喊道。
坤兴公主从一旁侍女捧着的剑匣內拿出尚方宝剑,她面前的黄斌卿和郑彩双膝跪倒叩首在地。
“台湾岛自三国以来,世代为华夏之地,至今已逾千年,地虽蛮荒亦祖宗之所遗不可弃,荷兰者,西夷小国也,泛舟数万里远来,趁建奴入侵大明无暇顾及之际窃据,此乃我大明之耻也,今日海军初成,以此宝剑赐汝等,正欲汝等以其首级试此剑锋之利钝,众将士勉之,宝剑出鞘不饮敌寇之血不归鞘,若不能收复台湾则无需再归!”
坤兴公主说道。
说完她把尚方宝剑放到了黄斌卿头顶。
后者伸出双手接过。
“臣等尊旨,若不能收复台湾,不能使此剑饮敌酋之血,臣将以此剑自刎谢罪!”
黄斌卿高举尚方宝剑激动地说道。
他的确有理由激动。
他是大明朝到现在为止第一个获赐尚方宝剑的武将。
虽然据说毛文龙有尚方宝剑,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这东西持有的前提很简单,必须是御史,历史上那些持有的总督们真正官衔并不是总督。明朝官制就没总督军务,或者说督师,这个官职和巡抚一样都是御史的外派官,总督是副都御史,巡抚是佥都御史,统统都是属于都察院系统的,也只有都察院系统的才有资格持尚方宝剑。因为只有他们才有监察官员或者武将的权力,毛文龙一个总兵有个屁资格,就算皮岛镇有尚方宝剑也得是在御史的监军道手中。
他要是有这个那文官还不得炸了窝啊?
连其他文臣都没资格啊!
那怕是其他文臣总督军务,不是御史也没资格,甚至当年邢玠以兵部尚书临时加了个兼右副都御史的头衔督师蓟辽,带领明军入朝作战,他也没资格拿尚方宝剑,尚方宝剑在官衔低于他的右佥都御史杨镐手里。
后来杨镐瞎指挥蔚山惨败被踢回国之后,尚方宝剑才轮到邢玠。
别以为这个是胡乱发的。
武将持有尚方宝剑,那简直就是国将不国的。
不过现在终于有了。
黄斌卿站起身,转向码头上排列战舰,转向那些列队船舷的士兵,然后高举起手中的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在此,各将听令!”
他大吼一声。
所有战舰上的官兵全部跪倒。
“不复台湾誓不还!”
他紧接着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