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李自成,你的金手指已送达,请签收

护国公 木允锋 3456 字 10个月前

杨庆堆起笑脸说道。

“我会放过他们的!”

李自成很干脆地说。

他当然知道杨庆之前对吴三桂的承诺,吴襄对他已经毫无价值,就算不杀也得全家流放,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给杨庆个人情,他也知道自己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杨庆在北线的一连串折腾。

他以后就算南下也得面对杨庆这个超级猛将,而杨庆对他明显也算有好感了,只是人家崇祯有个女儿吊着而他没有而已,此时维持一下友谊,日后战场上好相见。话说他不信杨庆得手后还会继续对崇祯忠心耿耿,这个家伙对崇祯的忠心明显就是维持在没有把人家女儿弄到床上的前提下,一旦得手那忠诚度会直线下降,那么这个超级猛将就有招纳过来的可能了。

话说只要有这样一个猛将在手,李自成真不认为这天下还有谁能挡住自己。

“谢秦王成全!”

杨庆说道。

“秦王,下官也赠秦王一件礼物。”

他紧接着说道。

“什么礼物?”

李自成好奇地说。

“秦王想缓解北方的饥荒吗?”

杨庆说道。

“废话!”

李自成很干脆地说道。

“福建,广东等地正种植一种南洋传过来的庄稼,名为番薯,此物耐旱耐薄地,虽然不怎么养人,但填饱肚子饿不死还是没问题的,此时北方的大旱乃是天灾非人力能挽回,唯有此物可以最大限度支撑使百姓不至于大范围饿死。而且下官可以明确告诉秦王,下官得异人传授,颇懂一些推演之术,以下官推演,这场天灾不会在短时间內结束,很有可能会再持续几十年才能有所缓解,不仅仅是北方就是江南都逃不脱,此物是撑过这场天灾的唯一法宝。”

杨庆说道。

“再延续几十年?”

高一功用颤抖的声音说。

“是的,不仅仅是大明,一直到泰西诸国全都逃不脱,这是持续的天灾期,不过这几年是最严重的,撑过这几年会略微好些,但旱蝗仍旧会不断,想要撑过去就只能广种这个,不过此物不养人,最多只能维持不饿死,故此有条件的还得尽可能种稻麦之类,而山岭薄地可种此物。”

杨庆说道。

“那需要很多种子啊!”

李自成说道。

“不需要,此物蔓生,有种子当然最好,没有的话只需一枝条就可以生根繁殖。福建总兵郑芝龙很快就会到达,秦王可以找他合作,只要有钱可赚他会给您运来此物,不过今年就算运到节气也过了,故此可先少量运来一批试种,明年开春之前让他尽量运来更多。冬季挖窖存储,清明之后种下以稻草之类覆盖保温育秧,麦收之后起垄插秧即可,南北气候差异太大福建等地种植之法未必适合北方,为了保险最好多做试验。一旦成功可大幅缓解饥荒,此物可煮食,可晒干做面粉做饼,甚至可制成粉条之类长期存储,就连此物的枝叶也都可佐粮。”

说话间杨庆都想起自己小时候吃的地瓜面饼子了。

“给!”

杨庆将他此战最大的收获往李自成面前一放,不无得意地说道。

“这是?”

李自成愕然道。

他身旁刘宗敏,高一功等将领同样愕然地看着这个玻璃瓶,瓶子里面泡在药水里的东西他们自然不会不认得是什么。

“多尔衮的!”

杨庆矜持地说道。

“轰!”

一下子整个山海关总兵府大堂上全都沸腾了,别说李自成周围这些顶级大将,就是李来亨,郝摇旗这些次一级的都蜂拥而上,不顾形象地趴在那里欣赏这件特殊的战利品,男人嘛,对这种事情总是充满恶趣味,刘宗敏还直接把瓶子举起来,然后对着门口的光亮仔细欣赏……

“玛的,还没我的大呢!”

他鄙夷地说。

一帮粗鄙的家伙纷纷对比,不过肯定不会有人承认自己更小的。

“秦王,这个赏多少钱?”

杨庆很干脆地说。

“你要钱?”

李自成说道。

“唉,下官身后如今可是背着近三十万张嘴啊,关宁军和他们的家属可是全交给我负责了,虽说皇上肯定不会不管他们,但至少在朝廷理顺前是肯定顾不上的,更何况他们南下也少不了各种花费,这些可都得下官操心!”

杨庆哀叹道。

“哼!”

李自成冷笑一声。

他当然明白杨庆的意思,这就是提醒他,关宁军他不能吞并的,这是已经有主了的,当然,这个主肯定不是杨庆,而是杨庆后面的崇祯。

话说李自成还真就想把关宁军这支力量吞并,但此时双方也的确还不能翻脸,虽然他刚刚打赢了这一战,可同样也损失不小,而明军的实力可无损,宁海城三万,唐钰两万,觉华岛上两万,关宁军估计更愿意跟崇祯,这样又得加上三万多,如果双方撕破脸,他的不足十万人同样需要面对十万明军,而且他手下还有唐通,白广恩等一堆墙头草。

尤其是对方还有杨庆这样猛将。

这个家伙之悍勇可是所有人都见识过的,至少他部下还没有什么人有胆量与之单挑。

“这还缺了一个蛋呢,又不是整的值什么钱?”

李自成拿过瓶子鄙夷地说道。

“一万两吧!”

紧接着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