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 139 章

康熙帝沉吟道:“看来这俩孩子之前有心结,两人都不愿意在一起。现在心结解开了,倒也好了。”

说罢,康熙帝忍不住问了句:“你可知道她们俩为何当初不乐意?”俩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惜就是太倔了,怎么都不肯应下这个婚事。

偏偏两家父母都很疼爱她们俩,结果小十四和完颜姑娘的婚事就都耽搁了。

现在俩人松口肯在一起,倒是好事。但是之前的种种“不肯”的缘由,不知道的话总让人心里堵堵的。

康熙帝虽然是皇帝,却也是人,也是做父亲的,自然想知道孩子们的这些事儿。

珞佳凝思索片刻,沉吟道:“或许是九福晋十福晋在完颜姑娘跟前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这才导致了这件事的。”

就算她不说,皇上真好奇的话也能探听出来这些细节。更何况以后十四阿哥成了亲,皇上亲自问十四福晋,也可以知晓其中缘由。

既然如此,倒不如她现在被问了之后,主动说出实话,也免得日后生出事端。

康熙帝“哦”了声,又问:“她们说了什么?”

珞佳凝如实告诉了他。

康熙帝不由眉头紧皱,声音不高不低地抱怨:“她们二人平时行事缺乏规矩倒也罢了。如今在旁人跟前怎的也说爱新觉罗家的坏话?将我皇家颜面置于何处?”

十四福晋还没过门,就已经听了一箩筐的坏话,什么庶子妾室的事儿一大堆。

这俩福晋能告诉完颜姑娘,就能告诉王家姑娘张家姑娘……

康熙帝有些不悦:“朕得叮嘱胤禟和胤??,让他们俩好好管一管媳妇儿,不能再这么行事无章法了。”

珞佳凝正要应声。

这个时候,康熙帝抬眼一瞧,发现不远处的一个屋角处好像聚集了几个小宫女小太监,便指了那边和梁九功说:“你去看看怎么了。”

不多会儿梁九功去而复返:“回皇上,好似是王小主遇到了良妃娘娘和八阿哥,两边起了些冲突。那些奴才不敢近前,就在那边等着。”

康熙帝听后,脸色微臣:“王氏痛失爱子,心情难免不好。良妃倒也罢了。胤禩怎的不体谅王氏的失子之痛,竟然还和她起冲突了?”

说罢,康熙帝一指那边,侧头与四福晋道:“咱们过去看看。”

事实上王氏今天本不应该碰到良妃和八阿哥母子俩的。

今日她打算去御花园赏菊花,该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结果不知道怎么的,走到半途忽然不想赏句话了,打算去另一个院子瞧锦鲤。

她改了主意变了路子之后,行到了这个小路上。

这才遇到了八阿哥。

原本双方都没有起冲突。

王氏倒也承认,自从十八阿哥死后,她这脑子就好似不太好使了似的,时常丢三落四,走路也经常走神。

结果她一个不小心,在转角这边的时候,差点撞到了从另外一边拐过来的良妃。

良妃近日有些生病了,神色恹恹。

八阿哥陪着良妃趁着太阳大的时候四处走走,也是想着晒一晒太阳对身体好。

没想到良妃脚步刚刚有力了些,就被王小主这么撞到了。

良妃身子歪了歪几乎要倒,八阿哥见状自然面上显露出气愤,对王氏说:“你怎的这样不小心!”

他说完后,发现了是王小主。

现在王小主没有位分在,八阿哥对她自然也没有太客气,就道:“你冲撞了我母妃,让她几乎跌倒,道歉总是要的吧?”

八阿哥对外素有贤明,说话温温和和客客气气的,此时也是如此。即便是向对方问责,他的语气也没有太冲。

王氏其实也想道歉。

可她一看叫嚣的那个人是八阿哥后,顿时不乐意了。

当初十八阿哥的尸身是由大皇子和三阿哥带着回到京城的。而皇上离京后,由八阿哥监国,主持着朝中大事。

王氏当时悲痛至极。

她的心思是,小儿子忽然没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自然要给孩子办一个体面的丧事才行。

可是大皇子说,皇阿玛讲过,十八阿哥没的早,算是早夭不能大办,只能略微办一下。

王氏哭得昏天暗地。

她听了跟着一起回来的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说了,皇阿玛的意思是不用大办。但她又不肯答应简单置办。

她见劝不动年纪最大的大皇子来帮她,索性就找了八阿哥来为她主持公道。

可八阿哥也说,这事儿不能帮她,必须让皇上来定夺,而皇上告诉大皇子和三阿哥的,都是简单操办即可。

更甚者,大皇子三皇子本来说的是,皇阿玛吩咐过,要“简单操办”。而不是不操办。

八阿哥却是直接把棺木送出去就算完,一点点仪式都没有。

王氏自此恨上了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眼下八阿哥非要让王氏给他母妃道歉,王氏自然不肯了。她把宫人都遣到了旁边候着,独自面对那母子俩,非要和他们论一个是非黑白。

“八贝勒想让我道歉?那你得给我个确实的证据,证明是我让良妃这样歪歪扭扭走路都不成的。”王氏决定和他们一赖赖到底:“良妃最近身子不好,这是全宫上下都知道的。如今她在这边歪了一下,你们就要把这个罪名按到我的头上来,这我是完全不依的!”

八阿哥本来也不太看重良妃。

只是如今他养母惠妃被大阿哥所连累,地位不稳固。反而他生母良妃,得到了皇上不少称赞。

他最近几个月就和良妃走动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