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姐儿对绿竹的表现很惊奇,拉着绿竹下了一整天的五子棋。两人水平差不多,她也不许绿竹让着她,就这样,绿竹成了灵姐儿的固定棋搭子。
等灵姐儿解除禁足时,已经到了年关了,三太太小郑氏也带着哥儿姐儿回来了。
玉笙楼里,丫鬟们正在服侍灵姐儿穿衣洗漱。她洗漱过后走到衣柜前自己挑选要穿的衣裳。
灵姐儿从众多衣裳中选了一件樱红色的暗花棉裙,穿好后红羽又拿了一件织锦皮毛斗篷给她披上。
灵姐儿今天梳的是百合髻,发间插了一支喜鹊登梅簪。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很满意,精致的相貌加上细致的打扮,美丽极了,就是年龄有点小,还没太长开。
她抱着手炉走在去紫藤院的路上,满地的雪厚厚的盖在地上,幸亏她穿的是棉靴,要不非把脚冻坏了不可。
到了紫藤院,灵姐儿请安过后就站在一旁。因为快过年了,府里的老爷太太哥儿姐儿都在,满屋子都是人,自然也就没有灵姐儿坐的位置了。
灵姐儿站在婷姐儿身边看着老太太和太太老爷们说话。
三太太小郑氏一边给老太太捶腿一边说道:“娘,你真有福气,你看这满屋子的孙子孙女,都快二十个了!等明年开春静姐儿出嫁,你就能抱上重外孙子了。”
老太太听了笑道:“你看看这满屋子里,就属你会说了。我现在啊,就想着抱重孙子!”
三太太听了忙笑着说道:“这重孙子啊,就得看卿哥儿的了!”
卿哥儿听了这话一张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看的灵姐儿暗暗憋笑。
大太太宋氏说道:“娘,我从去年开始就给他相看了,也看了几家不错的,谁知我一提他就跑,要不就是躲在书院里不回家,我都愁死了,这翻了年都十七了,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
老太太虽一向和宋氏不和,但在这件事上她和宋氏的立场是一样的。
她把卿哥儿叫到跟前道:“卿哥儿,你可不能再躲了啊,这婚姻大事可不能儿戏,你要是看不中你娘给你相看的我给你相看相看如何?”
卿哥儿一听吓了一跳,忙说道,“不用了,祖母,我一定好好配合。”
老太太遗憾道,“真的不用我给你相看?我记得我有几个侄孙女还不错。”
这章为防盗章哦是的,薛大儒不光在琴艺方面造诣极高,在制琴方面也是极其厉害,他制的琴没有在市面上流传,因为他说过他制的琴只送有缘人。
杨夫子往下面巡视了一圈,看到众姐儿都安安静静的坐着,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她清了清嗓子,道:“现在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进度开始练琴,我会在下面纠正大家。”她的声音虽严肃,却非常悦耳,令人听了心里舒服。众姐儿听了就开始认真练起琴来。
因年纪和资质不同,所以每个姐儿的进度都不一样,灵姐儿来自现代,对古琴一窍不通,也觉得学不好也没什么,便抱着轻视的态度。
直到没练好琴被夫子罚了又被夫子叫过去教育了一番,她才明白这些才艺是古代世家女子必须学的,要是到了出嫁还一窍不通,可是会影响婚嫁的,毕竟谁家也不想让儿子娶一个草包,在大齐朝,才女和身材纤细的女子才是大家所喜爱的。
灵姐儿的水平在众姐儿中排中等,自打那次后,她就开始勤加练习弹琴,毕竟她的骨子里是个成年人,定性极好,才几个月琴艺水平就从最末排到了中等,她现在学习的曲子是《秋江夜泊》,前几天她每天都练到很晚,现在这首曲子已经很不错了。
她双手抚琴,认真的弹了起来,杨夫子走到她面前,看着她的指法道:“指法都对了,就是你的心要融进去,技艺固然重要,但心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试着把心融入进去,再弹一遍我听听。”
灵姐儿脸微红,点点头开始弹琴,她想象着自己在一个秋夜里划着船,江枫渔火,扁舟古琴,她划累了,便坐在船头弹琴,渐渐的,她好像真的在秋夜的船头弹琴一样,一曲终了,她才回过神来,冲着夫子一笑。
杨夫子看着她笑道:“刚才那遍弹的非常好,我听着都融入了进去,这首再练几遍就可以过了,一会我再过来指点你新的曲子。”
灵姐儿看到杨夫子竟然冲她笑了,她受宠若惊,忙回道:“是的,夫子。”
婷姐儿离得近,看到杨夫子对灵姐儿笑了,开心道:“七妹妹,杨夫子刚刚笑了,肯定是对你很满意的。”
灵姐儿双颊还微红着,听了道:“哪有啊,二姐姐谬赞了。”
婷姐儿白了她一眼道:“在我跟前还说客套话。”
灵姐儿双眼含笑道:“好了,二姐姐快练琴吧。”说罢,两人便认真练起琴来。
杨夫子走到前面指点了年纪小的娴姐儿和雅姐儿,她们俩虽然年纪小,琴艺却是不差的,不过整个国公府的姐儿琴艺都不是太差,所以她俩吃了年纪的亏,琴艺在众姐儿中垫底。
杨夫子走到琪姐儿旁边,看她的指法非常娴熟,心里一阵满意,只是没有将心融入进去,不过她也不是太遗憾,毕竟能把感情融入到琴中的人极少,三小姐玉姐儿和六小姐好姐儿的琴艺也都很好,只是她们也不能融入感情。
她忽然抬头看了灵姐儿一眼,心想这七小姐却是个不错的,只要勤加练习,以后必成大器。
她对身边的琪姐儿说道:“你这首《碧涧流泉》已经弹的很不错了,我现在教你《楚歌》,你看这个指法要……。”琪姐儿在一旁认真的学,时而转过头去和杨夫子交谈。
杨夫子教完琪姐儿后,又指点了好姐儿、玉姐儿、晴姐儿和婷姐儿几个姐儿,最后又走到灵姐儿面前教了她新的曲子《玉楼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