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后的车队缓缓而来,早有知客僧在山门前恭迎。紫金寺主持是已然八十高龄的荆越禅师,早立于大雄宝殿之前等候贵客而来。陈太后年已经古稀,气色尚好,茹妃与姬舜跟在后面,左右相陪。
“阿弥陀佛,荆越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个老和尚双手合十,做一个佛礼。
“为我私心,劳累大师久等。”陈太后也是敬佛之人。
“佛曰,众生平等。”荆越说道,“太后心有善愿,但却身系家国,此等善意的私心,却能普渡百姓,教化世人,此乃是大慈悲。”
“只求我大晋姬氏江山永固,还有我那可怜的侄儿横遭不幸,愿他早登极乐,望大陈百姓安居乐业。”陈太后双手合十,说得极为真切。
“太后请随老衲去殿内安坐,这便安排僧众念经祈福。”荆越说道。
陈太后善解人意地看了一下身后的茹妃和乖孙,“茹妃且陪哀家吧,舜儿你不喜佛事,自己到后山游玩去吧。”
“恰有一件奇事,老纳曾在五十岁时,在后山院中栽下十二株梅树,三十年来从未开过一次花。不想这几日,却有花蕾点点,估计开花也就是这几日。”荆越说道。
“三十年未开花,一朝盛开?那我倒要去看看。”代成君听说这样的奇事,少年心性,欣然向往。
“你这猴子的性格,去吧。”陈太后爱怜地看了一眼姬舜,这孙儿从小不喜宫中生活,却又逢妻子早夭,怕心有余节,哪一个老人家都是希望子孙满堂,生活开心呢。
虽然一国太后出游,但紫金寺却并未封闭山门,只是在大雄宝殿等一些重要地段做了一些限制。更何况紫金山向来草木稀少,听说寺中老梅盛开,倒是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赏梅,寺庙倒也未加阻拦。姬舜身着士子长衣,腰上悬着一柄宝剑,也不带一个从人,看起来就是一个踏雪寻梅的游客。
到了后山,却已经发现十二株梅花已经有些花苞绽放,三十年的老梅树,枝干粗壮,地上积雪很厚,更显现出饱经风霜的品相。要知道在这紫金山上,遍地红土,草木不易生长,这想来也是这些梅树几十年都不能开花的原因。即便面对苦寒,即便成长艰难,但是这些梅树却坚持了三十年后顽强绽放花朵。白梅处处开,微风吹来,空气中飘散着阵阵淡香,这注定是在这个冬季里难得的生机。姬舜突然觉得自己甚至不如这梅树,虽然没有天时,却还是傲骨风霜,虽然没有地利,却能坚持数十年,终于迎来花儿怒放,而自己呢,一直与民族不断地战斗,却因为一时的挫折却开始心存畏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寒来。”忽然一个浑厚地声音从身后传来。姬舜心头一惊,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意,回头看到了一对璧人,女的欣长美貌,男的身形强壮。只是在看了一眼之后,姬舜就觉得对这个男的很眼熟,是那种血脉中的熟悉,但是一时却总没法记忆起来。
那个男的缓缓说道,“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来到晋国走亲戚,他的弟弟抢了他最喜欢的木剑,但是他很胆小,不敢夺回来。他的两个大表哥嘲笑他无能,连弟弟能管不了。这时他最小的表哥看到了,帮他把木剑抢了回来,并对小男孩说,男子汉就应该让自已变得强大,这样才不会被人欺负。”陈不遇缓缓地说着,这是他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那一年他六岁,而姬舜也才九岁。
姬舜听着忽然被触动,说道,“不遇表弟,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