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板着脸,低声喝斥:“怎么?你还要跟沈之厚斗?哼!你要自取灭亡,那是你自个儿的事情,别拉着我陪葬。”
张延龄一愣:“大哥,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怕沈之厚那小子不成?他当时是怎么针对我兄弟,张家因此破败,你忘了吗?难道就此善罢甘休?”
张鹤龄叹息道:“记得又如何?若你我兄弟能重回朝堂,一定要记住这是陛下法外开恩,而不是真的无辜……”
见张延龄张嘴要反驳,张鹤龄加大了声音,“若不是你胡作非为,也不至于会沦落至今日这般田地……想当初咱兄弟执掌京营,就算有一些小劣迹,也不至于被朝中人厌弃,而你……却仗势欺人,幸好有姐姐为我等遮风挡雨,若有一日太后不在了,谁能护得了你我?”
“真不想听大哥说这些,好像咱们做什么都是靠姐姐一样。”张延龄垂头丧气地说道。
张鹤龄冷笑:“不靠太后你靠谁?靠你自己吗?你的学问能比得上那些靠科举上来的举人,还是说你能带兵去前线杀敌?朝中勋贵,哪个不是战功累累?就算是世袭的勋贵,也要到战场上去历练,从先皇封爵开始,你我兄弟什么时候去过战场?”
“当初京师保卫战的时候……”
张延龄还想为自己辩解。
“省省吧!”
张鹤龄嗤之以鼻,“回去后,咱们先给谢阁老送礼,再给沈之厚送礼,就算你不甘心,至少咱们进庙先拜佛,先把礼数尽到,然后表达与世无争之意……文官爱怎么争怎么争,咱们安心当好自己的差便可。”
……
……
随着时间进入二月,天气渐渐变得暖和,朝廷对草原用兵已提上议事日程,沈溪筹备粮草的压力随之凸显。
要跟鞑靼人开战,军粮物资调运是个大问题,沈溪虽然在家中办公,但奏疏却不断上呈朝廷,催促朝廷将当年兵部用项审核完毕,及时下发。
按照沈溪估计,出兵草原调用的钱粮数目惊人,折换成白银,大概需要上百万两,这还是建立在速战速决的基础上,也是因大明中期国内白银较少,银价腾贵所致,若是换作明末清初,这场战事的消耗起码要五百万两银子往上。
沈溪答应自行筹措出兵需要用到的钱粮,但内阁跟户部卡住了兵部用项,连基本花销都不给调拨,生怕沈溪把钱挪作他用。
年初预算谢迁只是口头允诺给兵部调拨比往常年少一半款项,到实际拨付时,又指示户部尽量拖延,如今甚至连兵部衙门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销都不能保证……这也是谢迁对沈溪施压的一种方式。
你能占着兵部,蛊惑君王出兵,但你有本事把朝廷决策权拿过去,把钱粮从户部带走?
谢迁公然利用手上的权力钳制兵部,以此打压沈溪的威望。
陆完和王敞虽然试图跟内阁、户部进行交涉,却没有任何结果,谢迁传话过来,等休沐期结束京城各衙门开衙后要重新审计预算,等于说是在审计完成前,不会调拨任何款项给兵部,迫使沈溪亲自去跟他讨要。
可是沈溪很不想面对谢迁,谢迁的意思非常明确,审计你不来,等于说自动放弃兵部这一年预算,即便给你审批一半预算也不知到几时才能兑现,那你不但要自行筹措出兵钱粮,连兵部办公的钱都要自行筹措,要你操碎心!
谢迁这招在沈溪看来并不高明,简直把朝廷规矩当儿戏,谢迁擅权已到明目张胆的地步,只要沈溪向朱厚照告状,说不定首辅之位都会被拿下……谢迁仗着沈溪不跟他争,公然蹬鼻子上脸。
就算被逼到这个地步,沈溪也没打算去参加内阁组织的审计会议,让陆完代表他去参加,反正谁去结果都一样,或许他去参加会议后谢迁会给他出更多难题。
白钺不是看不懂,而是不想说。
张苑为什么要让白钺代为联系费宏?用意非常明显,就是想把费宏收揽到麾下,为其所用。
费宏和沈溪一样,也是有名的神童,他十三岁过府试,十六岁为赣省乡试解元,二十岁考取状元,二十三岁担任会试考官,在朝声名远扬,如今年方四十就已是礼部侍郎,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不过,就算费宏曾公开跟刘瑾作对,但朝中老臣还是把他当成毛头小子看待,总担心“年轻人”意志不够坚定,容易误入歧途,影响朝局稳定。
谢迁道:“子充这个人老夫知道,学识是有的,但九年考核期间有小半时间在家守制,前几年才升翰林侍讲,陛下登基后晋太常寺少卿,去年任礼部右侍郎,尚无多少建树,若强行提拔执领礼部,恐怕人心会不服,不妨老夫再斟酌一下其他人选,至于秉德,先在朝暂留几日,总归会让你顺利地乞骸骨,回乡颐养天年。”
说到这里,谢迁语气中带着一抹感慨。
以白钺的年岁尚且要乞老归田,他比白钺还要年长,现在却得不到休息的机会……当然,这不是他有没有机会退,而纯粹是自己不想退。
白钺离开后,谢迁连夜写好奏疏,希望能通过特殊渠道送进豹房,让朱厚照知道现在朝廷是个什么情况,同意他的建议,但此时张苑已带着另外一份奏疏去面圣了。
张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暂时找不到我理想中的礼部尚书人选,那就先把水搅浑,拿沈之厚来折腾一番,就算被陛下骂上一通也值得。”
虽然夜幕已降临,但此时朱厚照才刚洗漱好,正准备新一天的玩乐。此时的正德,心情还算不错,主要是他从花妃那里找到一种久违的感觉,花妃失宠几个月后,想方设法排练了一些新节目,包括相声、鼓曲、快板、莲花落等,都有新剧目,一下子就打动了朱厚照。
这几天朱厚照都准备留在花妃处,让丽妃和花妃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让他可以更加享受。
豹房花厅,张苑见到朱厚照,才说几句话,正德皇帝的好心情就没了小半,皱眉问道:“朕不是让你处理好了再来说么?礼部尚书人选已经定下来了?朝臣们怎么说的?”
张苑笑眯眯地回道:“兵部沈尚书才学品德兼优,可以担当此重任。”
朱厚照火冒三丈,指着张苑破口大骂:“你个狗奴才,诚心拿朕来开涮,是吧?沈尚书要管军队那一大摊子,而且最近他在家养病,调他去礼部,谁来管兵部的事情?”
张苑讪笑着凑上前:“陛下,老奴听说……沈尚书这次是在装病,故意不到兵部衙门当差,而且有人见到沈尚书出府,去向不明,请陛下明察秋毫。”
张苑以为检举沈溪,可以让朱厚照产生防备心里,不出所料朱厚照闻言后脸色立转,张苑正得意时朱厚照忽然问道:“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张苑有些奇怪,此时朱厚照不应该患得患失表达不满吗?怎么反倒问起自己来了,当即试探地回道:“乃是朝中人亲眼所见,老奴自个儿倒没见过。”
“你没见过就别胡说八道!”
朱厚照一个巴掌扇了过去,只听“啪”的一声,张苑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巴掌印,正昏头转向时朱厚照的喝斥声已传来,“沈尚书在病中就不能出府门了?他去哪个地方需要跟朝廷报备吗?再有这种说闲话的小人,直接革职查办……朕就不信治不了朝中这群不顾后果、信口开河的逆臣,出征草原这场仗还没开始打呢,就有人在朕面前说三道四,不拿他们开刀作何?”
张苑捂着脸,张了张嘴,整个人还是懵的,朱厚照居然这么简单粗暴地把问题呛了回来,他支支吾吾半天才勉强挤出几个字:“那礼部尚书人选……”
朱厚照怒道:“你问朕?怎么不去问问朝中那些元老,你问谢阁老,或者问问吏部何尚书,让他们自己开会研究下,别什么事都来打搅……希望下次你再来跟朕汇报的时候,直接把人选报上,再这么多废话朕就把你的司礼监掌印之位拿下!”
说完,朱厚照拂袖而去。
张苑站在那儿,摸着火辣辣的脸,心中无比憋屈,暗忖:“就算早知道会挨骂,也不至于到当场打脸的程度啊……陛下这是怎么了?不就说了沈之厚几句坏话?我那大侄子到底有何妖法,让陛下对他如此信赖?难道他小时候真有个老道指点迷津?”
“张公公,时候不早,豹房这边要关内院门,您看……”一名锦衣卫百户在门外探头,见张苑愣在花厅里,不由提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