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谢迁已到愤世嫉俗的地步,把沈溪形容成跟刘瑾一样的危险人物,以打击沈溪在皇帝和朝臣心目中的地位。
如此一来,莫说朱厚照不接受,就算在场那些个大臣,尤其是之前跟谢迁关系不错的大臣,也觉得这位首辅大人做事太过分。
不管怎么说,沈溪当初是因为在朝堂上参劾刘瑾而被贬谪在外,后来更是被刘瑾百般诬陷,而沈之厚最后也通过调查阉党的不法行为而一举将阉党铲除……你谢于乔做事,也要讲点儿良心!
谢迁越说越多,朱厚照不胜其扰,断然一摆手:“行了,行了,朕不想再听了!谢阁老,请住嘴好吗!”
谢迁这才停下,愤愤然地抬头看向朱厚照,似乎并未有善罢甘休的意思。
朱厚照看了沈溪一眼,问道:“沈卿家,谢阁老弹劾你说是跟阉党勾连,你有什么要说的?”
沈溪在所有人注视下走上前,脸上表情似笑非笑,非常古怪。
朱厚照凝视沈溪,发现沈溪笑容中透露出一丝悲凉的意味,心中一痛,点头道:“沈卿家,你有何冤屈,只管说出便可,朕为你做主!”
沈溪无奈地道:“谢阁老参劾的每一项,听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微臣可是要连身家性命于不顾,去跟一个狼子野心之人暗地里私相授受,目的仅仅是要让我沈家家破人亡?”
说什么话,要注意对谁说。沈溪很清楚跟谢迁讲大道理没有半点儿作用,只能说明情况让朱厚照自己分析判断。
朱厚照听到沈溪的话,略一思索,顿时心中了然:“沈先生当初没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时,府上就被人放了一把火,刘瑾谋逆当夜,更是派出大批人马把沈家团团围困,若沈先生跟刘瑾暗中来往甚至私相授受,刘瑾根本不必这么做!”
“嗯!”
朱厚照心中更加笃定沈溪不会跟刘瑾有关系,大声道,“刘瑾陷害忠良,沈卿家多次为刘瑾污蔑和参劾,朕料定沈卿家不会跟刘瑾有什么关系,谢阁老不必再说了!”
如果沈溪把话挑明,比如说我家被人放火,又被贼人围困,谢迁一定会反驳,说什么沈家被人放火,又或者被人围困,都是其一手导演,贼喊捉贼,又或者是你沈之厚跟刘瑾勾结后故意让刘瑾这么做,演给世人看。
但沈溪却给了朱厚照思考的空间,没有把话挑明,如此一来谢迁没法就事论事,连沈溪都没拿出来当作辩词的事情,你谢迁提出甚至反驳,用心何在?
谢迁不由瞪着沈溪,他发现要跟沈溪在朝堂上论事太过困难,沈溪思考的细节比他这个老狐狸都更为透彻,根本没有给他发难的机会。
“陛下……”
谢迁不愿就此善罢甘休,想继续攻击沈溪。
朱厚照怒不可遏,愤然站起:“谢阁老,朕说的话你没听到,是吗?你听是风就是雨,阉党成员可不是每个都被卸职,有很多没查出实据,更有落罪的阉党官员,背地里编造事情污蔑沈卿家,你作为内阁首辅,应该调查事情真相,以正视听……看看你现在在做什么?居然拿那些道听途说来的事情攻击朝廷股肱之臣,用心何其毒也?”
被皇帝如此当面打脸,谢迁只觉一股怒火从心底往外蹿,但他知道皇帝确实已动怒,即便再心有不甘,也不敢随便说话……再胡搅蛮缠的话,意味着自己彻底地站到了朱厚照的对立面,违背了他谋划的由朱厚照帮自己打压沈溪的宗旨。
在场除了沈溪外,没有其他大臣出来反驳谢迁的观点,当然也没人表示同意谢迁的观点。
谢迁心道:“现在那些阉党成员莫说是攻击沈之厚,恐怕连一句恶言都不会有,只会帮他说话,因为沈之厚身上已具备刘瑾当政时很多特征,再加上他对阉党成员所持的怀柔政策,更是让人对他推崇备至,反倒我站出来进几句忠言,会被陛下怨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白钺虽然表现得老态龙钟,一副风烛残年的凄惨模样,高坐在上的朱厚照却一点儿都不同情,勒令他认为是在装病的白钺必须留在礼部尚书任上。
在场大多数官员也都认为白钺是无病呻吟,简直是没事找事。
只有少数人知道白钺身体的确不好。
沈溪了解这段历史,白钺于正德五年死在任上,属于“英年早逝”,当然这只是相比于朝中那些长寿的老家伙而言,在这五十岁便是知天命的时代,很是平常,毕竟大多数人活到这么大已相当不容易了。
朱厚照被人打岔,心情不佳,黑着脸大声说道:“诸位卿家,朕许久没见你们,这次召集诸位前来,是跟你们商量几件事……”
谢迁在朱厚照开口后,马上出列,上前一步行礼:“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朱厚照话说到一半又中断,瞪着谢迁喝问:“谢阁老,你不是想说,你也准备请辞吧?”
谢迁这边只是说有事启奏,朱厚照就猜他要请辞,就好像故意挤兑这位当朝首辅一样,谢迁一肚子不快,但还是努力心平气和道:“老臣身子骨还算康健,能再支撑两三年,尚未有乞老归田的打算……老臣是想启奏西北军情。”
虽然谢迁尽量压制心中怒火,但这话已经很冲了,在场那些官员都在替谢迁着急,怕他在朝堂上忍不住大发脾气,而跟皇帝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沈溪心想:“谢老儿倒是学聪明了,不拿大道理说事,知道熊孩子不会听他那套,干脆拿西北军情当幌子……分明是投其所好啊!”
果然,朱厚照一听西北有军情,顿时来了精神,瞪大眼睛道:“谢阁老请言。”
谢迁道:“老臣查到,西北过去几年鞑靼犯边,以及十数起民乱奏禀,都属子虚乌有,乃贼逆欺瞒圣上,故意编造所致。老臣整理所有事件汇总,将部分尚未惩治的奸党成员列在名册中,请陛下御览,将这些祸国殃民之人定罪!”
谢迁说的事情,乃是过去几年刘瑾为了达成某些目的故意虚构战事,包括鞑靼犯边和地方民乱,其中大多数都是刻意针对沈溪。
虽然朝臣多知道其中内情,但在刘瑾倒台后官方一直未有定论,谢迁现在把事情整理好上奏,大有“秋后算账”的意思,大殿里那些曾名列阉党名录的官员,脸色都是一变。
朱厚照黑着脸道:“这件事,朕已经知晓了,阉党作乱后,朕就调查过,虚报瞒报之人中的确有很多未予惩治……谢阁老所奏倒也恰当!”
谢迁乃是文臣之首,朱厚照不好拂他面子,再加上朱厚照的确对沈溪在办阉党案时高举轻放的策略有所不满,干脆就趁谢迁奏禀这件事的时候,准备好好计较一下。
随后张苑将谢迁的奏疏转呈到朱厚照跟前,朱厚照看过之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一把将奏疏摔到面前的案桌上,抬头怒视谢迁,喝问:
“谢阁老,你说阉党中人对刘瑾误国有责任,朕不反对,毕竟这些人上下串通,沆瀣一气,欺瞒朕、欺瞒朝堂、欺瞒天下百姓,罪不可赦,但你……居然把沈尚书也列在阉党同谋名册中,这算什么意思?”
“啊!?”
在场官员听到朱厚照的话后,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很多人都在偷偷打量谢迁,暗自琢磨开了:“谢中堂可真是敢作敢为,居然把沈之厚也列在阉党同谋中,明摆着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沈之厚曾跟阉党暗中有勾连啊!”
因为沈溪在朝中风头正劲,朝野对他的非议声也很多。
甚至有人背地里议论,沈溪当初是取得刘瑾信任,在这个阉党魁首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反戈一击,才最终获得成功。
这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以至于很多人都信以为真……沈溪的行动在很多人看来太过匪夷所思,刘瑾在其人生巅峰时轰然垮台,让人实在难以置信。
谢迁在满殿官员注视下,镇定自若道:“老臣只是据实以陈,所有调查均合情合理,经得起推敲,请陛下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