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五章 转变

寒门状元 天子 4879 字 9个月前

谢迁道:“确实有此想法,但始终朝中事放心不下……老夫一走,焦孟阳必将升任首辅,他对刘瑾唯命是从,朝堂上怕是就此无人跟刘瑾抗衡,光靠你一人,独木难支,朝廷就此一片黑暗不说,还会害了你。”

听到这话,沈溪心里多少有些温暖。

谢老儿总算没有忘记我跟你并肩作战……你撂挑子可以,一辈子的翰林官,到老了已经做到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可我才当几年官,让我年纪轻轻便告老还乡?

沈溪道:“既如此,阁老为何要引退呢?”

谢迁恼恨道:“老夫是恨,当初没有跟刘少傅和李宾之一起从朝中退下,凭白受了这么多冤枉气。若当初一起致仕返乡多好,不用眼睁睁看着朝廷陷入阉党魔抓,不至于到现在连引退的勇气都没有……唉!”

说完,谢迁一巴掌拍到书桌上,显得很恼火。

沈溪从谢迁话语中,感受到一个老臣的无奈,还有面对复杂朝事疲于应对的艰辛心路历程。

半晌,谢迁那边迟迟没有动静,沈溪不由上前几步,在微弱烛火的映照下,看到谢迁眼角蓄满泪水。

“也罢也罢,老夫既然选择留在朝中,早就应该想到今日遇到的情况。”

谢迁意志还算坚强,亦或者他不想在小辈面前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最后深呼吸几下,总算将气息平复下去。

沈溪望着谢迁,许久后,开诚布公道:“阁老既然有担当,那学生希望阁老能继续承担起朝廷的重任,这担子,以学生微薄之力恐怕无力承受。”

“呵呵。”

谢迁转过头看着沈溪,脸上带着一种晦涩难明的笑容,过了一会儿,笑容慢慢凝固,他才说道,“老夫没你想得那么脆弱,刘瑾一天不死,老夫就要跟他斗到底!”

到了最后,谢迁居然说不走了。

沈溪觉得谢迁的态度转变有些快,一时间竟猝不及防,暗忖:“你不走自然是好,但你针对刘瑾的心思会更发明显,留下来或许会让你失去理智,行事不择手段,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我跟你一起承担责任,麻烦全都跑到我身上来。”之前他还对谢迁的境遇感到惋惜和感慨,此时所想却是谢迁即将带给自己的巨大麻烦。

谢迁好似振作起来,坐下道:“你且说说,你知道多少关于此番陛下赐宴不至之事……老夫实在不想被蒙在鼓里。”

沈溪道:“之前学生已经跟谢阁老说过,刘瑾想方设法让陛下离开皇宫,进而走出豹房,在外沉迷逸乐一时不得归,让陛下自个儿错开赐宴,回头还怨责不到刘瑾头上,这正是刘瑾行事高明之处。”

“你好像挺了解刘瑾的,说起来,他那些阴谋手段应该瞒不过你才是。”谢迁瞪着沈溪道。

听到这话,沈溪心里有些不舒服。

谢老儿刚从阴霾中走出来,马上又拿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让沈溪觉得自己从被敬重的同僚,降格成为一个后生晚辈。

沈溪苦笑道:“这些事,只是猜测罢了,终归没有实证。”

谢迁黑着脸问道:“那你能不能主动点儿,帮忙找到证据,让老夫有机会在陛下面前指正此事?”

沈溪摇头道:“阁老分明是强人所难。”

“唉!”

谢迁叹了口气,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半晌后,他重新抬头看着沈溪,问道,“既然没办法证明陛下是被刘瑾蛊惑,但总归要找到陛下在哪儿才行,难道让陛下就这么滞留于市井之地,罔顾安危?”

沈溪心说:“你都说了这位主子是个无道昏君,有必要这么在意他的安全?”

沈溪摊摊手,道:“恐怕只有等陛下自行回来了,就算是离家的浪子,玩腻了也终归会回家……刘瑾目前拥有的一切都依赖于陛下赐予,相信在陛下安危上,他比我们这些大臣更上心。”

“这种话,老夫不想听,管他刘瑾如何,始终只是奸邪内监,吾等只需用心将其铲除便可……还不能简单让其发配了事,一定要除之而后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白吗?”谢迁最后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

沈溪微微点头:“是否能置刘瑾于死地,不是阁老所能决定,其实最佳之法莫过于让他得罪陛下,陛下一怒之下将其赐死,不给喘息的机会,否则……陛下迟早会后悔,因为对一个沉迷逸乐又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来说,刘瑾实在太重要了……”

谢迁道:“正规途径,便跟你所说一样,到最后多半无疾而终,但终归有别的手段,实在不行,想办法让他一命呜呼!”

不知不觉间,谢迁开始不讲规矩了。

这话真实用意是想告诉沈溪,你该拿出一点手段来,把刘瑾宰了,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让刘瑾挂掉,那就是最好的手段!

上元节之夜,紫禁城奉天殿前气氛凝重。

在场全都是朝廷重臣,这些人怀着面圣的喜悦而来,但在凛冽的寒风中苦苦等候三个时辰,早已是饥寒交迫,又困又乏,几乎没一个人站得住。

就连自诩身子骨硬朗、行伍出身的张懋都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歇息,浑然不顾地上湿气重。

上元节赐宴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一直到三更,朱厚照还是没有露面,连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都没现身。终于,在场大臣等不下去了,很多人过来请示谢迁,希望就此出宫。

照理说没有朱厚照准允,就算是在皇宫内留一宿,也得继续等下去,但这会儿谁都知道,朱厚照不可能来了。

谢迁看了看天色,老眼含泪,尽显沧桑。他嘴角抽搐了一会儿,才摇头叹了口气:“算了,再等下去也是徒劳,撤吧!”

焦芳听到这话,问询道:“于乔,不再等下去了么?”

旁边王鏊没好气地回答:“还等什么,这都已经半夜了,从来没听说过宫中赐宴是在午夜进行的……这个时候陛下都不露面,我们有等下去的必要吗?”

“唉!”

这次连焦芳都跟着叹气。

张懋带着夏儒走过来,皱眉征询谢迁的意见:“于乔,时候不早,要不咱先撤了?”

谢迁一摆手:“看来今晚陛下不会现身了,留在这里纯属徒劳……散了散了,咱们这就出宫吧!”

说完,谢迁不再坚持,折身第一个往宫外走去。

一众文武大臣见有人带头撤离,还是当朝首辅,心情一松,立即跟着谢迁往外走。

沈溪站在那儿,暂时没挪步。

李鐩见状好奇地问道:“之厚,你不准备走么?”

“当然要走了,今日乃朝廷六部及寺司衙门休沐最后一日,明天还要回衙当值,总不能在宫里餐风露宿吧?”

沈溪摇头道,“不过咱们年轻,不必跟那些长者争一时长短,人有三急,估计这会儿他们中很多人都快忍不住了……等他们先行吧!”

说完,又过了一会儿,见奉天门前已经没什么人了,沈溪和李鐩才缀在人群后面往外走去。

大臣可以任性离开,在场那些太监和侍卫就显得比较尴尬了,这些人比大臣们更早来到奉天殿前,如今大臣们离开,他们却要无限期地等下去,没有上令不得离开。

沈溪和李鐩跟着大臣们一起走向大明门,途中几乎所有人都到茅厕清理了体内存货,等出宫后第一时间便上了各自马车,怏怏不快离去……皇帝赐宴,本来是大有面子的一件事,如今却铩羽而归,很多人非常失望。

但再怎么失望,也不如谢迁这样一心为朝廷,以匡扶大明江山社稷为己任的老臣来得伤心沮丧。

谢迁没有急着走,好像主人一样,站在大明门门口送大臣们逐一离去,各衙门的官员他基本都认识,把这些人送走,谢迁游目四顾,在人群中找寻,等看到后面姗姗来迟的沈溪,目光中总算有了一丝安慰。

“于乔,该走了,很快就要到子夜,莫非你还要回文渊阁值守不成?”张懋本已走出一段,半道又折了回来。

谢迁打量张懋,问道:“公爷怎么突然关心起我来了?”

张懋年龄要比谢迁大许多,故此谢迁没有自称老夫。张懋笑道:“这不刚把夏国丈送走,回来看看你……唉,今天的事情谁都没料到。”

谢迁正想几句话把张懋打发走,却见王鏊和梁储二人凑了过来,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另一边,沈溪和李鐩走出宫门,抬头看到谢迁,李鐩有些惊讶,侧头问道:“诶?谢阁老怎么没走?咱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沈溪见谢迁身边围了不少人,苦笑一下,道:“不必了,把谢阁老留给那些挽留他的人吧。”

“嗯?”

李鐩先是一怔,随即皱眉思索,很快想明白沈溪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次的事情,对谢迁绝对是个重大打击,失望沮丧之余,不用说马上便会向朝廷提出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