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六章 谈合作

寒门状元 天子 5159 字 9个月前

沈溪已有些不厌其烦:“天色已晚,本官要回去歇息了,若刘公公想留在兵部衙门,请自便……”

“只是本官听闻陛下勒令刘公公闭门思过,刘公公却未听圣谕自行出宫,这件事若传到陛下耳中,怕是不好解释。本官非长舌妇,就怕刘公公明目张胆在公开场合亮相,事情迟早会传到陛下耳中。”

“多谢沈尚书提醒。”刘瑾说了一句,站起身来,看样子他也不想在兵部衙门久留,但嘴里却不依不饶。

“沈尚书,你莫得意,咱家回朝,看似被陛下冷落,谁知将来会如何?若咱家重掌司礼监,不一定会忘记你加害之仇,咱家从来都是恩怨分明!得罪咱家的小人,咱家一个都不会放过。”

面对刘瑾的威胁,沈溪不由皱眉。

这老家伙,简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你得圣宠,好似我失宠一般?你有本事把这话拿在皇帝面前说说,看他会怎么处置!

沈溪没有回答,只是站在那儿,见刘瑾转身拂袖而去,不由蹙眉沉思起来。

“这阉人,不会是想提醒我,让我不要跟外戚合作吧?”

沈溪心里大概有数,“刘瑾对我示好,拉拢却不得,又怕我暗中跟外戚合作针对他,所以便出言威胁,好似帮了他,他得势后就不会对我下手一样!但在这个问题上,偏偏我真要借用外戚的力量!”

“谁叫刘瑾现在跟朝中各大势力格格不入呢?若我帮他,那才是傻,只有刘瑾被铲除,朝廷势力才会重新分配,而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就算想控制朝局,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毕竟他们能力相对有限。”

“如今朝廷最大的危害,还是刘瑾,而不是外戚党!”

……

……

刘瑾离开兵部衙门,气不打一处来。

他气呼呼上了马车,张文冕劝慰:“公公息怒。”

“息什么怒?姓沈的小子,分明是不给咱家面子,咱家和颜悦色跟他说话,姿态放得越低,越被这小子欺辱!这口气,咱家实在咽不下!”刘瑾在车厢里落座,嘴上如连珠炮一般抱怨个不停。

孙聪跟着上了马车,坐到刘瑾对面,道:“公公来此之前,不是已料到会吃沈尚书闭门羹么?”

刘瑾道:“闭门羹是一回事,见面被他言语挤兑则又是另一回事。你二人不是说了,如今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姓沈的小子对付外戚和他们的爪牙张苑么?现在被拒,又是怎么个说法?”

张文冕跟着上车,坐到车驾的位置,隔着车帘对刘瑾道:“之前以为沈之厚能看清楚形势,不敢硬撼公公,却不知他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难道他不知,外戚党崛起后,对他的威胁更大?此人不会是暗地里跟外戚勾结在一起了吧?”

“什么?”

刘瑾怒从心头起,“这小子暗地里跟张氏一门勾结?”

孙聪摇头叹息:“炎光这话说得有些过了,文官最注重的便是名声,如今外戚不得人心,朝廷清流之士都不肯跟外戚沾上关系,免得辱没名声,沈尚书有何胆量敢跟外戚合作?就算他想,谢首辅怕也不会准允,说到底,沈尚书是谢少傅的人。”

张文冕一边驾车,一边道:“这可说不准,听说公公离朝这段时间,连谢少傅都驾驭不了沈之厚,沈之厚在朝会上公然忤逆谢少傅的意思,在陛下面前为公公说好话……”

“我本以为他是想利用公公摆脱谢于乔的控制,但现在看来,他宁肯几方都得罪,也不肯跟公公合作……这小子性情古怪,难以揣测。”

“哼,就算再难也要把沈之厚的底牌搞清楚,咱家在朝多年,好不容易成为司礼监掌印,控制朝政大权,咱家可不想将手上权力拱手让人!”

刘瑾气呼呼地道,“此番回去,立即把咱家以前提拔重用的那些人召来,咱家要一个个训示,如今已到生死存亡之际,若这些人不肯跟咱家共患难,那就直接赶走,眼不见为静!”

孙聪探头看了张文冕的背影一眼,这才回道:“知道了,回去后,我就派人分别去通知,让他们来见公公。”

刘瑾握紧拳头,显得杀气腾腾:“早晚将姓沈的小子剥皮拆骨,这家伙是咱家心腹大患,有他在朝一日,咱家就不会有舒心日子过……你们记得,回去后,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去找最好的杀手……多少银子都在所不惜!”

“是!”

这次回话之人,变成了张文冕。

应付朝堂之外的事情,张文冕可比孙聪经验丰富多了,而且更得刘瑾信任。

刘瑾回朝,京城暗流涌动。

第二天,沈溪得到豹房内一些消息,原来刘瑾回朝并没有被朱厚照重用,而是被“打入冷宫”。跟刘瑾胡思乱想半天后才醒悟过来不同,沈溪从一开始就知道,朱厚照这招是想稳住朝臣,而非真的要冷落刘瑾。

胡琏晚刘瑾一天回朝,沈溪需要对其所率兵马妥善进行安置。

朱厚照已着手准备举行庆祝大典,礼部尚书周经已多次入宫跟朱厚照商议,因为具体事项尚未落实,沈溪还不知道庆典如何安排,不过预计会在天后举行。胡琏统帅人马中,京营将会归建,而地方换戍京师的兵马则依旧驻扎城外,所带鞑靼战俘和首级,经司礼监、内阁和兵部派人清点后存于营中。

当天沈溪没有出城,胡琏作为主帅,举行庆典前会继续统帅人马,沈溪只需派人跟胡琏接洽即可。

忙活一天,眼看已是黄昏时分,沈溪正要回家,兵部衙门来了不速之客,却是阔别一个多月的刘瑾。

刘瑾的到来,多少让沈溪出乎意料,毕竟此人目前正被朱厚照勒令在宫中闭门思过。

但因没人监管,就算刘瑾出宫也无人对其惩戒,而且他还可以推说军中尚有监军事项要办理,来兵部似乎顺理成章。

本来沈溪不会对刘瑾有何礼遇,但因他正好要出门归家,在门口迎头撞上,就算不是出门来迎接,礼数却到了。

刘瑾态度恭谨,上来便对沈溪行礼:“哎呀,这不是沈尚书吗?本以为沈尚书公务繁忙,即便来兵部衙门也未必能见到本人。”

刘瑾身后带了两名随从,虽然二人沈溪都没见过,却推断必然是刘瑾的左膀右臂,也就是孙聪和张文冕。

沈溪心道:“你刘瑾带两名心腹谋士闯我的兵部衙门,胆子不小,不怕我把你扣下?”

“里面说话吧!”

沈溪没有回礼,以他的身份,的确没那必要。

司礼监掌印太监就算再荣耀,刘瑾不是还没官复原职么?一个没有具体职司的太监,跟一个正二品的兵部尚书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

况且沈溪知道自己跟刘瑾间素有积怨,就算毕恭毕敬,刘瑾也不可能跟他冰释前嫌,索性随心而为。

刘瑾带着孙聪和张文冕进入衙门口,一路上碰到不少散班回家的兵部官员。

这些人见沈溪跟刘瑾走在一起,都很惊讶,有些人甚至揣摩,沈溪之前在朱厚照面前帮刘瑾说话,今日又跟这个阉党头子同行,很可能沈溪已跟刘瑾达成某种默契,甚至沈溪已暗中加入阉党行列。

一般的兵部官员就算见到这种情况,也不会说什么,熊绣则气愤难当,若非忌惮祸及家人后代,他恐怕已忍不住要冲出去跟沈溪和刘瑾理论了。

……

……

雅致的办公房里,沈溪在书桌后坐下,往临窗的一排椅子指了指,道:“刘公公请自便吧!”

刘瑾看到沈溪高高在上的姿态,心里很不爽,但他对沈溪的倨傲完全没辙,他知道沈溪现在地位如何,就算他全盛时,也根本压制不住,更何况他才被发配出京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回来。

刘瑾没有客气,当即坐下,用太监特有的公鸭嗓子道:“沈尚书贵人事忙,听说除了要负责宣府前线战事外,还要兼顾兵部、军事学堂事务,甚至连陛下草拟诏书,都需要沈尚书代劳……”

话说得非常自然,听起来像是恭维,但其实是跟沈溪叫板示威。

就沈溪理解,刘瑾分明是提醒他,你小子别以为咱家不知道你在京城做了什么,咱家在你身边可是安插有眼线的,就连你帮皇帝草拟诏书之事,咱家也一清二楚。

沈溪不动声色,反问道:“刘公公在宣府时不也很忙吗?”

“嗯?”

刘瑾一时间不明白沈溪说什么。

沈溪解释道:“能对本官在京城一举一动如此了解,刘公公管的事情可真宽,这能不忙吗?”

刘瑾被沈溪话语呛了一下,脸色瞬间转黑,道:“沈尚书这话听起来好似在消遣咱家……咱家在边塞一心帮陛下打理军务,不曾过问京城之事,此乃咱家回朝后,从旁人口中听来的。”

“旁人?”

沈溪笑了笑,看了刘瑾身后的张文冕和孙聪一眼……这两位就是你所说的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