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龄眼前一亮:“大哥这主意不错。”
张鹤龄再道:“之前不是送进宫一个叫做司马真人的游方道士?如今他在陛下面前也很得势,回头见见他,许诺他些好处,金银美女任他挑选……这次前往宣府监军的还有个太监,陛下平时宠信有加,好像叫什么小拧子,等他回朝后也将他给收买了……总之,现在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就算是沈之厚和谢于乔那边也不可得罪!”
“不甘心,实在不甘心!”张延龄握紧拳头道。
张鹤龄皱眉:“不甘心也要做,论威胁,还是刘瑾大,铲除刘瑾后,这朝中能跟你我兄弟斗的人,就只有沈之厚和谢于乔,但你我兄弟可不是刘瑾,你我乃皇亲国戚,陛下和太后绝对会站在我们这边!”
……
……
沈溪没能阻止刘瑾回朝,情绪低落。
倒不是因为刘瑾回朝后能兴起怎样的风浪,而是沈溪发现,朱厚照对待他更多是利用,而不是信服。
沈溪回衙门途中仔细思索这个问题。
“我希望做的,是将朱厚照培养成我希望的皇帝,大明可以从此走向拐点,东方文明可以复兴,明朝中晚期的颓败可以避免,甚至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大明帝国,征服世界,而不是等过个一百多年为外族所灭,更不会有几百年后的奇耻大辱!但现在看来,朱厚照不会按照我规划的道路走……”
“这小子想做的是吃喝玩乐的昏君,每天无所事事,连朝事都丢给他人,偏偏他宁肯信任太监,也不肯信任文官,如今对我也有了芥蒂……除掉一个刘瑾,以朱厚照现在好逸恶劳的德性,难道就不会有旁人崛起?”
沈溪对朱厚照很失望,这种悲观情绪,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需要重新规划。
回衙后不久,沈溪又出门去见熙儿,准备让熙儿将他的意思传递至宣府……总的来说,准备放刘瑾回京。
熙儿接到命令后极为不解:“大人,您既然如此忌惮刘瑾,为何不索性让其死在边关?只要您一声令下,师姐一定会派最好的刺客杀带刘瑾……我就不信没有成功的机会!”
“军中杀人,有你说得那么容易?”
沈溪摇头道,“就算能杀,我也不会这么做,刘瑾不过是陛下意志的体现罢了,杀了刘瑾,难道就能改变陛下对朝事的态度,让他走出豹房?”
涉及朝事,熙儿一阵头大,低下头沉默不语。
沈溪再道:“跟你师姐说,该发生的事情迟早会发生,不要阻碍刘瑾回朝,这次的功劳,我会记得,朝廷也会记得,你们姐妹做得很好,剩下的事情就是防止鞑靼人卷土重来……胡琏回朝时,你和你师姐一起回来,宣府不用再留人了!”
熙儿道:“是。”
沈溪站起身,走到窗口位置,仰头看着天空繁星点点,没来由说了一句:“这秋后的蚂蚱,没几天好蹦跶了……”
“大人是在说刘瑾吗?”熙儿问道。
“是谁并不重要。”沈溪道,“还有,此番想让刘瑾死的人恐怕不在少数,但凡刘瑾出意外,陛下一定会怀疑到我头上,让你师姐看情况,若发觉有人刺杀刘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现在我反倒希望刘瑾能平安回京!”
“啊?”
沈溪的话越发让熙儿不理解。
现在沈溪不但不让她和云柳除掉刘瑾,还要出手相帮,让她实在无法接受。
沈溪察觉到熙儿的惊愕,摇头苦笑,解释道:“你记住,这世间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之分,有的只是利益纠葛。如今朝廷各方势力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刘瑾死去这种平衡很可能会被打破,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留一个刘瑾,看似危机四伏,但棋局就此有了转圜的余地,自损三百未必不能杀敌一千!”
朱厚照这一离开,大臣们尽皆哗然。
朱厚照拂袖而去不是一次两次了,好像每次朝议,最后都会出一些乱子,其根源便是刘瑾跟朝臣间的对立。
每次,朱厚照都站在刘瑾的立场上,谢迁等文臣屡次劝谏均无效果。
朱厚照走后,文臣们大多神色凄然,相顾无言,显然失望透顶……当然,也有人谈笑风生……
谢迁长长地叹了口气,在周经搀扶下,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他没往沈溪身上瞧,更没有出言指责。
此时谢迁心灰意冷,全靠周经和几名老臣扶着才不至于委顿在地,他低着头,艰难地挪动脚步,往奉天殿外行去。
沈溪自然不会自触霉头,在这件事上,他违背了文官集团的意志,虽然是被逼无奈,毕竟跟朱厚照站到对立面上,并非好事,他在心中宽慰自己:“这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前程,而是站在文官集团利益上考虑问题。以陛下对刘瑾的宠信,就算我出面阻止,也改变不了其回朝的现实。”
等谢迁和周经等人离开奉天殿,沈溪收拾心情准备出宫,刚出殿门,发现刑部尚书屠勋正在外面等他。
“之厚,跟我来!”
屠勋没什么架子,示意沈溪跟他同行,临到大明门,左右差不多没人了,屠勋才叹道:“之厚你不必自责,其实无论是谢尚书,还是老朽,都明白你的处境,在这件事上,你没有做错。”
沈溪没想到屠勋会这么说,暗道:“这话听起来倒是顺耳,但更多却像是强行安慰。”
“唉!”
沈溪幽幽叹了口气,道,“陛下遣刘瑾往宣府后,便心生悔意,我前后几次面圣他都提出要调刘瑾回朝,虽然我百般阻挠,但收效甚微……此番陛下心意已决,要是我再出言反对,恐怕跟陛下的师生情谊就此便会断绝……我的确没有别的话好说!”
“嗯。”
屠勋微微点头,“陛下的心思,你知我知,满朝上下谁都知晓,但就算知晓陛下行事偏颇,又能如何?刘瑾回朝之势不可逆转,这正是为人臣子者的悲哀。”
屠勋语气苍凉,“谢尚书之前来见老朽,曾提及此事,他的意思是,既然刘瑾回朝已成事实,那就让你在陛下面前扮个好人,甚至他已料到你会如此说,让我等不要对你横加指责……其实你夹在陛下与文臣中间,才最难自处。”
“这……”
沈溪听到这话,虽知屠勋此言有收买人心之嫌,但也知道,谢迁的确是在维护他,甚至可以说忍辱负重。
屠勋道:“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限制司礼监的权力,让刘瑾回朝后不能再跟之前那样权倾朝野……他离开京城毕竟有一段时间了,回来后暂时无法做到跟以往那般只手遮天,且如今大臣要面圣也不似往常那么困难,尤其是你,之厚,你经常面圣,就算你这次帮了刘瑾,他回朝后依然会找你麻烦,你要有心理准备才是!”
“知道了。”沈溪点头。
屠勋再道:“跟刘瑾正面为敌之事你暂且不必有顾虑,陛下归政之前,谢尚书跟老朽都会跟刘瑾势不两立,这朝中决心跟阉党斗争到底的人不少,你只管去做你的事情,兵部为你掌控对文官而言就是最好的消息,绝对不能让刘瑾把魔爪伸向军队,否则恐引发朝局混乱!”
沈溪恭谨地道:“只要我在朝一日,军权绝不旁落,这是在下对同僚的承诺。”
“你不必做什么承诺,事在人为,如今陛下看重你,但谁知将来陛下有何心思?刘瑾如今不过一时得势罢了,纵观历史,当权者昙花一现多了去了……谢尚书怕你心里有阴影,之前便嘱咐过,若今日在朝堂跟你生出罅隙,让老朽在散朝后单独跟你言明。如今朝中诸多人盯着他,若他亲自跟你交待什么,实在不妥。好了,言尽于此,你我就此道别吧。”
屠勋语气诚恳,声音里透着一抹凄凉。
沈溪再度行礼,没有继续前行,驻足目送屠勋远去,才又迈开沉重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