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之往那儿一站,威风凛凛,杀气逼人,钱宁为之一凛,不敢再踏前阻拦。
张苑过来,面对沈溪时目光闪烁,毕竟沈溪知道他来历,且二人是亲伯侄关系。
沈溪道:“宣府有重要军情,本官前来面圣呈奏。”
言语间,沈溪便往内走,但钱宁已招呼锦衣卫将通往内院的月门给挡住,如此沈溪要入内只能穿过正堂,但正堂已被钱宁阻挡。
如此一来,沈溪只能驻足跟钱宁相对。
钱宁笑道:“沈大人,您以前做事高明至极,谁都猜不出您作何策划,但此番……您这招似乎不太灵验,在下虽愚钝,却也知如今宣府不可能有什么军情传来,您面圣,目的是为状告魏彬魏公公,将三千营兵权归于您手上吧?”
面对自作聪明的钱宁,沈溪不想多废话。
如此小人,暂时不会成为他在朝中的阻碍。
沈溪打量张苑,问道:“张公公今日不在宫中,为何现身豹房?莫不是陛下传召你过来伴驾?”
张苑没想到沈溪居然针对自己,讷讷不知所言时,钱宁还想帮腔,不想沈溪却道:“今日太后面前,寿宁侯和谢尚书建言将魏公公卸职,太后已准允,三千营督军之责已落在你张公公身上,怕是如今宫内都在找寻张公公你,不想张公公竟置身豹房。”
“啊?”
等沈溪把话说出,不但张苑满脸惊愕,旁边钱宁身体也是一颤。
张苑连忙问道:“沈大人,您没言笑吧?”
沈溪道:“如此大事,本官会跟你言笑?”
张苑又喜又悔,喜的是自己升官了,三千营入手,跟当初掌东厂和锦衣卫不同,现在厂卫的权限被刘瑾设置的内行厂压制得死死的,以至于他这个名义上的厂公居然没多大实权,甚至难以贪墨银子……因为别人都孝敬刘瑾去了,对他则选择性忽视。
而现在三千营到手,情况将大为不同,这可是实打实的权力,下面军将每月甚至是每旬都少不了他那份孝敬。
“咱家这就回宫……”
张苑急匆匆要走,却被钱宁阻碍。
钱宁伸手挡住将走的张苑,冷笑不已:“张公公,你可莫忘了,沈尚书一直在外等候面圣,如何能知晓皇宫内的事情?他又没入宫!”
沈溪身后那些侍卫有人道:“钱千户,之前焦阁老那边已有人过来传话,焦阁老和周尚书那些大人闻讯后已各自归去,沈尚书并非没有得到消息。”
钱宁怒火中烧,几欲喝斥多嘴的侍卫。
这下子张苑再也不听钱宁说什么,一阵小快步往豹房大门而去。
当天张苑并没有得到伴驾的御旨,所以他出现在豹房不合规矩,若张太后找不到他,回头追责,他很可能要受罚,擅自出宫的罪名可不小。
沈溪往前走几步,道:“钱千户,既然魏公公的事情已尘埃落定,你还要阻拦本官面圣吗?”
钱宁没想过这件事会以怎样的方式转圜,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沈溪是要得到朱厚照首肯,让魏彬的军权彻底交出去。
如果没有朱厚照同意,很可能会出现皇帝跟太后对峙的情况,那时这件事依然不能作准,最后三千营照样在刘瑾势力控制下。
钱宁硬着头皮阻拦:“沈尚书,莫怪在下提醒,现在陛下怕是已歇下,你这么进去,必然要惊扰圣驾!”
沈溪冷声道:“陛下几时休息,本官不知,你会不清楚?陛下往常有如此早安歇的时候吗?”
这话将钱宁给呛着了。
的确,朱厚照夜夜笙歌,早已成了夜猫子,基本都是白天睡觉,晚上休息是非常稀罕的事情,这会儿不管说什么都像是在狡辩。
沈溪道:“来自边关的军情,陛下到底关不关心,你应心知肚明,本官急着面圣,就算有事,陛下也只会怪责本官……若你再阻拦,休怪本官不客气!”
钱宁原本还想站在刘瑾立场,帮魏彬一把,阻碍沈溪面圣。但到此时,他心里发怵:“既然太后已决定将魏彬撤换,我在这里阻挡有何意义?最后只是得罪沈尚书这位朝中新贵。”
“再者说了,三千营的兵权不是旁落别人之手,而是由张苑掌控,今日我跟张苑把酒言欢后,跟他关系拉近不少,将来他若担任司礼监掌印之职,我也不会吃亏。这件事里里外外都不是我的责任,就算刘瑾回来,也不能怪罪我!”
想到这里,他已不再做任何阻碍,让开一条路来,道:“沈尚书身背大明军国重任,卑职岂有资格阻碍?不过王将军……嘿,不能一同进去,尤其王将军手上还拿着……兵刃,这总该要避忌!”
沈溪向王陵之使了个眼色,道:“钱千户说得有理,王将军,你便在外等候,本官独自面圣便可!”
“大人,您……”
王陵之心里担心沈溪出什么意外,不想留下,刚要出言相劝,沈溪已抬手打断他的话,没有解释什么,直接跟随在钱宁身后往豹房内院而去。
周经何尝不是老狐狸?
你们斗你们的,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管你们最后得出个什么结果来,别怪罪到我头上就行。
焦芳顾不上质问周经,更因与沈溪站在对立面,无从跟沈溪计较,直接拂袖而去,旁边屠勋脸上隐现喜色。
“看来,于乔得手了。”屠勋道了一句。
周经明白屠勋这句话的意思,望着焦芳匆忙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担忧:“于乔出手又如何?这边陛下全不知情,若陛下计较起来,此事当如何收场?”
周经和屠勋对视一眼,不再说下去,而沈溪则一脸淡定地站在旁边。
“时候不早了。”
周经看了看天色,道,“之厚,既然谢尚书已入宫,你也该打道回府了吧?折腾大半宿,想不到会徒劳无功,亏我们在这里硬扛了那么久寒风晨露。”
沈溪行礼相谢:“诸位老大人辛苦了。”
屠勋道:“唉,于乔突然进宫,必然是提请太后处置朝臣群起弹劾魏彬之事……只有于乔进宫,太后才肯赐见,我等之前都未想到这一出……之厚,这件事你可知情?”
沈溪没有正面回答屠勋的问题,道:“在下今日前来,是为禀奏边关军情。谢阁老入宫求见太后,在下并未参与。”
“并未参与”乃是模棱两可的说法,至于是没跟着谢迁一起进宫,还是没参与谋划,只能由屠勋和周经等人自己琢磨。
周经问道:“这么说来,你还要留在这儿等候面圣?”
“是!”
沈溪直言不讳,“边关军情未达天听,为人臣子者只能耐心等候,诸位若力不能支,请先回去休息,不必陪在下受苦。”
周经言语中带着少许不满:“要等你就等吧,这儿顶着北风吹可真不好受,我等年岁不小了,多少年未曾熬过夜,感觉每一刻都是煎熬……元勋,一起走吗?”
屠勋点了点头,李鐩等人自然随大流,各人均往自家马车和轿子而去。
沈溪则回到自己的马凳坐下,耐心等候面圣,就好像谢迁弹劾魏彬之事真的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
……
焦芳直接去了吏部衙门,见到尚书刘宇。
刘宇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听说焦芳到来,直接迎到大门口,一见面就火急火燎地道:
“谢于乔进宫面见太后,还是跟寿宁侯一道前往,具体说的什么不太清楚,怕是弹劾魏公公已得逞,因为出宫后不久寿宁侯便带人往三千营驻地。”
焦芳懊恼地道:“我便知道谢于乔今日闭门不见客,其中定有猫腻,不想万般防备依然被其所趁。”
刘宇连忙问道:“焦阁老为何如此不小心,竟然让谢于乔得逞?眼下可如何是好?刘公公不在京城……”
看到刘宇质问自己,焦芳非常生气,暗忖,“难道你还要怪责我不成?也不看看自己做了什么,发生事情后连个预案都没有,光会动嘴,果真是靠钻营取巧得来的官职,半点真本事都欠奉!”
“先去见克明,听听他的意思!”焦芳道。
刘宇忙不迭附和:“此言在理,我等先去见过孙聪,毕竟刘公公走前吩咐过,让他主持大局。”
二人离开吏部,马不停蹄赶赴孙聪府宅。
却说当日孙聪根本不知谢迁和沈溪有什么动向,满心以为朝廷发生什么事焦芳和刘宇都会及时通知他,结果等到谢迁入宫在张太后面前弹劾魏彬后,二人后知后觉前来府中拜访,从睡梦中惊醒的孙聪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两位大人的意思,是说谢少傅今夜入宫见过太后?”孙聪惊讶地问道。
焦芳脸上一片黯然之色,道:“事后老夫才听闻,却是谢于乔跟寿宁侯一道入宫,二人之间怕是有什么协议……之前我去谢府拜访,门子说谢于乔离开府宅不知所踪,以为他去见沈之厚了,却不知他找的人是寿宁侯。”
孙聪稍微思量,摆手道:“我看未必,谢少傅当时应在府上……他分明是跟沈之厚设了个局,让焦阁老您以为沈尚书才是出面在陛下面前弹劾魏彬之人,引诱您同往豹房,如此便无法防备谢尚书连夜见寿宁侯,并一同入宫觐见太后。”
刘宇气得直跺脚:“哎呀,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原来是沈之厚捣鬼,焦阁老也太不小心了……”
焦芳和孙聪同时打量刘宇,二人目光好似在说,沈之厚用了调虎离山之计不假,但你做了什么?
为何谢迁入宫之事你全不知情,难道你就没派人盯着谢府?
孙聪安慰道:“事起突然,且就算提前防备,也无法阻止谢尚书入宫见太后,只是现在不知太后作何决断,寿宁侯出宫后,莫不是去了三千营?”
“据悉寿宁侯是先回家然后再带人去的三千营驻地!”刘宇抢先回道。
孙聪苦叹:“那这件事不好转圜了,现如今只能巴望陛下知情后收回成命……两位大人,现如今沈尚书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