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五章 杀回京城

寒门状元 天子 3245 字 9个月前

谢迁咬牙切齿:“或许这与其飞扬跋扈惯了有关,根本就不惧朝野抨击……你忘了他是如何为难我等文官?他现在行事早已不择手段,甚至可说无法无天,此番若无老夫入宫面圣,或许又要被其逍遥法外。”

“老夫绝对不会让此等权阉继续为所欲为,老夫要让他知道,朝中自有清流在,不会让他的野心得逞!”

屠勋叹道:“于乔所想不过是借助此事将刘瑾扳倒……不是我有意说丧气话,你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以陛下对其宠信,无凭无据的,根本伤不了其根本。若是沈之厚能及时回京,事情反而容易些,这件事始终需要他这个苦主出面才好。”

谢迁骂骂咧咧:“这小子,人躲在居庸关不敢回来,越是天下人瞩目,他越是喜欢当缩头乌龟。”

屠勋苦笑一下,没再就沈溪的事情做任何评价。

谢迁一时间气愤难平,不停对屠勋指手画脚。屠勋碍于情面,只是倾听,没有出言指责和纠正,现在谢迁肯留在朝中继续担任首辅,在屠勋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把火烧得正是时候,终于把谢于乔的斗志激发出来,以后文官集团不至于处处被动了。”

……

……

沈家老小此时也是一片焦头烂额,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被火势波及,这把火最大的影响不是死伤多少人,而是沈家上下俱都惶恐不安,因为这是人为纵火,很可能随时会有第二把火到来。

家里一些贵重的东西,都被迁到原来的谢府老宅去了。

谢韵儿对于这场大火的内幕完全不知情,沈溪只是让朱鸿和朱山兄妹跟朱起联络,但不许将事情告知谢韵儿,目的是最大程度保守秘密。

周氏天天到沈家大宅这边来,朝廷又调拨下一万两银子,这笔钱一部分会被用来购买府邸周围的院子,顺天府会作好原来院子主人的安抚以及搬迁工作,等府邸重建好,规模会比现在大上几倍,她想亲眼见证一切。

谢韵儿不知周氏真实想法,以为婆婆是为家里担惊受怕,于是出言安慰:“娘不用担心,这把火没损失多少东西,至于是谁放火已经不重要,陛下已经关注此事,相信没有谁再敢来行凶!”

“而且,相公很快就会回来,那时娘就能彻底安心了。以相公兵部尚书之尊,只要他在京城坐镇,没人敢对我沈家有所冒犯。”

周氏不满地道:“我还以为咱们家有多光彩呢,结果火都烧到门楣了……听说是宫里一个老太监指派人干的,这天杀的阉狗,我看他是活腻了,咱家在朝中有人,憨娃儿是兵部尚书,还有谢大学士这样的姻亲……甚至皇帝也是憨娃儿的学生,有这么多厉害的靠山,谁敢惹咱们!最好让那天杀的狗太监千刀万剐!”

谢韵儿没有太关注这场大火,虽然她不知具体情况,但以家中着火前就开始有意疏散人群看,她意识到这场火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或许另有隐情。

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沈溪表明态度,想借李频之口把他的意思带跟刘瑾。

如果这件事完全不追究,那不是他沈溪的风格,自己家宅被烧,如果什么都不理会,既让人生疑,还会显得他怯弱怕事,让人看不起。

既然这个局已经布下,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适当地表现出“就事论事”的态度,反倒可以安刘瑾之心……我不冤枉你是幕后元凶,我追究的是证据,要是调查清楚事情真的跟你有关,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李频离开后,沈溪立即回房写奏本,他人在居庸关,但必须把自己的态度向朝廷表明。

现在谢迁因此事而振作精神,不再打算告老还乡,甚至帮他到皇帝面前“申冤”,那下一步,他就要自己对朱厚照发难,让皇帝盯着案子不放……相信谢迁会叮嘱三司彻查,沈溪有自信查不到自己身上。

沈溪把奏本写好,然后来到隔壁房间,叫醒一路旅途奔波正在补觉的熙儿。

之前他在居庸关停留十几日,这会儿正好趁着家宅被烧返京。刘瑾焦头烂额,在其把一切事情理顺前,绝对想不到沈溪会在这时候突然杀回京城。

熙儿会先一步带着奏本离开,而他自己则会带着王陵之和马九等心腹,紧随其后赶回京城。

熙儿领命离去,沈溪刚回到房间,王陵之气呼呼而来,显然已知道沈家被烧之事,一见面便扯着嗓门喊:“师兄,听说有人在你家中放火,到底谁干的?咱们应该即刻返回京城,追杀凶手,将其碎尸万段!”

沈溪打量王陵之,皱眉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现在还不知是谁做的,等调查清楚再说。”

王陵之一脸愤恨之色,问道:“那咱们几时回京?这段时间在居庸关这鬼地方,都快闷出个鸟来了。”

“就今晚吧。”

沈溪道,“我稍后会让人跟隆庆卫指挥使打一声招呼,让他的人打开南口城门,我们连夜出发,应该可以在明日天黑前回到京城。”

王陵之握紧拳头:“贼人太可恶了,简直无法无天……你可是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军队,这些人竟敢在你家里放火!”

王陵之觉得沈溪官已经做到顶了,升无可升,却没想到家里依然会被人放火,这不禁让对他朝廷的典章制度产生了一抹怀疑。

沈溪这边庆幸没把事情散播开,否则光是身边人就难以应付,关于沈家着火的真相,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对王陵之和车马帮的人说明,就让它成为永久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