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〇三章 先礼后兵

寒门状元 天子 2956 字 9个月前

说完,沈溪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连饮三杯,这才坐了下来。

在场一片鸦雀无声,没人敢出来承认罪行,心底都在斟酌利害得失,考虑要不要死撑到底。

三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过了这个时间点或许就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

……

沈溪没有强求文武官员在酒宴上就交待自己的罪行,这次宴请跟年前那次一样,同样无果而终。

沈溪除了开场三杯酒,此后便未饮酒,宴席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之后沈溪回到后衙,前面自然有人收拾桌椅和残羹剩饭。

云柳早就在后衙等候,见到满身酒气的沈溪进来,便要上前相扶,却被沈溪抬手所阻止。

“大人,您相信那些官员会就范?”

云柳见沈溪又一次鸿门宴没有结果,心里很是担心。

沈溪道:“他们是否肯就范,已不由我控制,爱怎样便怎样吧。这件事,我对王伯安有了交待,对朱晖有了交待,对西北官员和朝廷也有交待……这就是我如此做的目的,查谁不查谁,不是我的责任,而是王伯安。”

云柳想了想,默默地点了点头。

沈溪笑了笑,继续道:“现在我倒巴不得这帮官员抱着侥幸心理,对抗到底。我已做到仁至义尽,相信那些没涉案的官员能理解我的苦衷,就算我最后唱了黑脸,也没人说我这个上官不近人情。”

“手底下有这么一大帮蛀虫,还想我帮他们到底,真以为他们拿着免死金牌可以逍遥法外?”

云柳道:“那三日后大人真的会配合王大人拿人?”

“不用三天,两天就行了,前两天还不肯认罪,指望他第三天良心发现?那些想随大流的官员,就不能给他们留下机会,当官时一心敛财,案发被人追查还存侥幸心理,这些人最是无耻。”

沈溪顿了一下,又道,“我现在要保的,是那些被迫从众敛财的官员,这些人只要肯认罪退赃,我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力争将案子一查到底。”

云柳行礼道:“那卑职就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谢迁得知朱厚照选定皇后,内心带着一丝宽慰。

娶妻生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在谢迁这样的老臣眼中,朱厚照成婚会让其性格逐渐变得沉稳,不至于像现在这般胡闹。

谢迁、焦芳和王鏊坐下来商谈。

谢迁将提前拟定的计划和盘托出:“内阁会安排一人,随礼部官员前往南京上元,此事便由济之负责,一切礼数不得有所亏待。”

按照规定,内阁必须得派人随同礼部官员一起到南京城为朱厚照提亲,谢迁作为首辅不可擅离,而焦芳七十多岁了身体不便,只能由三人中相对年轻些的王鏊前往。

王鏊问道:“谢少傅身为内阁首辅,此番代表天子迎娶皇后,若不亲自督办,怕是不太合适,不若你我同往?”

谢迁摇头:“我去了朝廷事务无人处置,不能因陛下大婚而荒废朝事……”说到这里,他埋怨地看了王鏊一眼,隐有怪责之意。

你明知道焦芳是刘瑾的人,还硬拉着我跟你一起去江南,岂不是要将朝廷大小事务都交给焦芳,继而让刘瑾大权独揽?

王鏊见谢迁推辞,不再多说。

焦芳问道:“按照以往惯例,皇后入宫前,其父当有官位擢升,且以官职上奏。不知这夏国丈当以何身份奏禀?”

谢迁眯着眼道:“之前我便上奏此事,以太后之意,国丈以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为职,持节行问名纳采之礼正使乃英国公,济之系以副使之身前往。”

朝廷以英国公张懋为正使前往江南提亲,至于副使有二人,一人是内阁大学士王鏊,另一人则是刚替代张升擢升礼部尚书的李杰。

谢迁道:“此番南下,山长水远,但最好在两月内返会京城,陛下于三月底四月初成婚,大婚后再选淑女进宫为妃,当无碍。此乃太后交托……”

张太后对谢迁非常信任,甚至比刘健和李东阳都要信任,因为弘治元年时,御马监左少监郭镛曾提请弘治皇帝朱佑樘在除孝服之后广纳妃嫔,却为时任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侍读学士的谢迁上疏阻止,之后明孝宗再无纳妃之举,独宠张皇后一人。

谢迁当上首辅后,张太后但凡有要紧的事情,都会让谢迁进宫商谈。

张太后对谢迁的信任,让刘瑾颇为头疼。

刘瑾上位主要靠朱厚照宠信,而刘瑾不敢对张太后以及外戚党动手,而此时张太后对谢迁信任有加,而张苑又依靠外戚党,这让刘瑾处处受敌,让他在对付异己上一时无计可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