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一听马上回绝:“陛下,泰陵虽不远,但旅途颠簸,还是应该找年轻力壮的臣子,以骑马一日内往返为宜,老臣怕是身体不能支撑……”
朱厚照皱眉:“你不行?那派谁去?刘少傅,你可有好的人选?”
这会儿刘健其实也不知让谁去,心想,我现在提出人选,不代表此人跟我是一派?为陛下所不喜?当下硬着头皮道:“老臣明日亲自去走一遭便是!”
朱厚照一听,怔了怔,随即点头:“刘少傅为朝廷社稷,劳苦功高,那此事就劳烦刘少傅了。现在没别的事了吧?朕要回去休息了!”
本来是捅破天的大事,但在朱厚照这里却好似微不足道,刘健非常恼火,他在出乾清宫时甚至瞪了谢迁一眼,觉得谢迁说话不顾时间和场合,居然在这种事上做出模棱两可的回答,捅出娄子后又不肯前去泰陵,害得他亲自走一趟。
……
……
第二日一大清早,朱厚照还没起床,张苑又过来叨扰清梦。
朱厚照大发雷霆:“他娘的,又是谁来打扰朕休息?信不信朕宰了这群不开眼的家伙?”
张苑一脸委屈:“陛下,来的还是刘少傅和谢大学士,不过此番连李大学士也一并来了!”
一听是三位阁臣亲临,朱厚照顿时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他带着起床气到了乾清宫正殿,此时内阁三人组还在殿门口说事,朱厚照在龙椅上一坐下,便以哀求的语气道:
“我说三位阁老,你们能体谅一下朕的辛苦吗?睡一晚被你们吵醒两次,朕休不休息了?你们不是想看着朕身体被活活拖垮吧?”
刘健清了清嗓子,他很想说,你被吵醒两次,我们还一宿没睡呢。
刘健道:“陛下,此番乃工部左侍郎李鐩上书朝廷,驳斥吏部主事杨子器的奏折,说泰陵金井内并无水涌出……”
朱厚照怒道:“好个杨子器,没事跑去泰陵游山玩水?朕可没派他去监工,他现在僭越上奏也就罢了,现在证明事情居然是无中生有,来人啊,速去将杨子器捉拿下狱,朕倒要看看他背后有谁在指使!”
皇帝这一怒,指派杨子器去调查的刘健和李东阳便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若是为杨子器求情,现在无法确定泰陵内的具体情况,说多错多,但若不求情,杨子器毕竟是他们派出去的,不能眼睁睁看着杨子器下大狱。
谢迁此时站出来说话:“陛下,此时一动不如一静,偏听偏信非善举,还是先派人彻查,把事情搞清楚才好!”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朱厚照想要获得权力,短时间内看来不可能,他不知道谁能帮到他,而且此时他犹自沉溺于出宫找乐子的兴趣中不能自拔,就算心有不满,却不会发作出来,刘瑾就算想兴风作浪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刘瑾已将朱厚照对文臣的怨怼看在眼里,开始筹划一些事情,试图得到朱厚照进一步宠信。
此时京城城北施家台泰陵修建之所,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泰陵玄宫修建时,在筑金井过程中发现地下水喷涌,“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这正是之前泰陵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
金井在陵墓中,尤其是大型皇家陵墓中,属于核心所在,这里是停放棺木的地方,也就是地下玄宫点穴的位置。
监工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在得知这件事后,并未立即上奏朝廷。
因为泰陵金井出水,这在历代帝王陵寝修建中属大忌,一旦出现玄宫金井出水,严重时甚至需要改换皇陵地址,之前的修造等于白费功夫。关键在于地下水渗透出来,长年累月会将皇陵地下玄宫结构浸染,基座泡软皇陵要不了多久就会坍塌,甚至彻底毁去。
因此时泰陵的主体玄宫基本已快要完工,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几名监工都有些不知所措。
工期拖延事小,如果泰陵选址重修,那意味着朝廷不但白费钱粮,甚至会让孝宗棺椁无法尽快入土为安,这不是几名监工能承担责任的。
虽然朝议上,朱厚照否决了派人查看泰陵修造延误工期一事,但刘健和李东阳还是决定派出特使前往查看,此人便是吏部主事杨子器。
杨子器并非奉皇命,按照刘健和李东阳指示,以私人身份悄悄前往泰陵查看。当他听说泰陵金井出水后,亲自潜入泰陵地宫查看情况,出来后却不是以私人身份回朝,而是马上写奏本送往内阁。
他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皇陵选址不当,破坏风水事小,破坏皇陵的稳定事大,如果大明皇陵出了什么问题,会涉及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
……
朱厚照在睡梦中被人叫醒,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几天他隔三差五就会出宫游玩,身体都快拖垮了,晚上正是好好休息恢复精神的时候,一起床便对吵醒他的张苑发了一通脾气。
“……你个死东西,叫醒朕作何?难道天塌下来了?”朱厚照就差对张苑拳打脚踢了。
张苑一脸委屈:“陛下,几位阁老来了,说是有重要事情奏禀,人已经在乾清宫正殿外,您若不去接见,怕是不合适!”
朱厚照皱眉:“他们来做什么?不知道朕已经休息了吗?还是说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为朕穿衣……”
朱厚照穿好衣服来到乾清宫正殿,在龙椅上坐下时兀自打哈欠,刘健和谢迁匆忙而来,因当日非李东阳值夜,因此没看到他露面。
“刘少傅,谢阁老,这么晚来找朕,可是边疆有紧急战报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