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沈溪案”开始进入调查取证阶段,京城南下调查沈溪案子的人,于二月中旬相继抵达南宁府,这其中便包括要以扳倒沈溪为目的的锦衣卫镇抚使江栎唯。
江栎唯为了今日的事情,收买了很多人,他带着大笔钱财到地方,不为收受贿赂,就为了将沈溪扳倒,报当年沈溪将他下狱革职之仇。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此时沈溪尚不知江栎唯已到南宁府,而且准备对他进行栽赃诬陷。
二月二十四,经过二十多天行军,沈溪率领南征大军抵达广西省治所在的桂林府临桂城下。
此番沈溪行军速度不快,一路上有近半时间都在练兵,途径南宁府时,他也是过城不入,主要是想向外界表明一个态度……他不会干涉办案。
沈溪抵达桂林府城当天,仍旧跟上一次在此做出的选择一样,选择在漓江边扎下大营。
因沈溪在南宁府取得大捷,并将入侵的交趾兵马悉数驱逐出国境,劳苦功高,此番广西三司衙门都送来慰问品。
随着地方战事平息,城中百姓生活步入正轨,民生好转,官府也能拿出更多犒劳物资,送到军营。
但跟之前的情况一样,广西三司衙门的负责人都未出来见沈溪,最多就是派出自己的副手,假惺惺地表达问候之意。
好在沈溪对地方上没什么要求,甚至觉得自己应该早些离开广西这个是非之地,返回湖广或者江西,就此过上悠哉悠哉的日子。
但沈溪担心他撤兵后,西南六省推广新作物会出现问题,便以地方叛乱尚未全数平息为由,暂时驻兵广西境内,等情况进一步核实再行撤兵。如此也算是对南宁府那边办案人员的一种无声威慑。
沈溪不想平白无故被人冤枉,此时他也在想高集和高宁氏此时有何举动,揣测这次案子有几成可能会坐实。
沈溪非常清楚,在大明朝一个人是否犯罪不是看他有没有做过,而是全看朝廷的调查结果如何。如果有人刻意栽赃诬陷,并想方设法找来“人证”、“物证”,这案子很可能会给他坐实,那时该怎么应对,他一时间也没有主意,只能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在这时代艰难求存。
{}无弹窗戴义和李兴带着朱厚照回宫,他们怕这件事闹大,觉得只要朱厚照回宫,旁人就无法猜到是谁做的。
为了不留下证据,三人在戴义位于西江米巷的私宅将太监服重新穿戴整齐……没有这一身可进不了皇宫。
为了防止有物证落下,戴义和李兴将屋里屋外仔细找寻一番,确定没有差错后,才带着朱厚照进了大明门。
三人回到乾清宫,迎接出来的张苑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朱厚照出去的时候一身齐整,另外两名太监穿着也是干净整洁,但回来时三人却蓬头垢面,头发被汗水浸湿后板结在一起,发出一股异味。
没等张苑上前问询情况,朱厚照径直来到后面的寝殿,进屋后他将钱袋子丢到桌子上,嘴上发问:“张苑,母后和萧公公没来过吧?”
张苑赶紧道:“回陛下,今日到目前为止都未曾有人前来打扰……却不知陛下为何如此早……便回来了?”
“嗨,别说了,晦气晦气,这会儿正值国丧期间,外面楼堂馆所都未营业,便早些回来了……你且准备好热水,朕要沐浴更衣。”
“至于戴公公和李公公,你们二人先回去,把自己收拾妥当,今日事情便当没发生过,知道没有?”
朱厚照此时显得一副干练的样子,似乎把什么事情都想到了。
张苑虽然对朱厚照后一句话心存疑惑,但还是先去办正事,行礼后到门口找来太监和宫女,让他们为朱厚照准备沐浴用具和热水。
戴义和李兴从寝殿出来时,刚闲下来的张苑想上前去问一句,但二人行色匆匆便离开了。
张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怎么了?我在宫中担惊受怕近两个时辰,就怕陛下问他们银子的事……他们现在是这幅光景,那到底是问了还是没问啊?陛下又是否会生我的气?”他却不知道,朱厚照在宫外做了一件“大事”,影响恶劣,以至于回来后马上要沐浴更衣,消灭罪证。
不过张苑担心自己的事情,就算对朱厚照等人回来时表现出的心虚以及异常有所怀疑,也不会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