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二章 杳无踪迹

寒门状元 天子 2935 字 9个月前

结果,崔涯到了总督府后院,才发现马九等人已经撤离,整个侧院杳无人迹。

看这情况,沈溪的确已不在总督府,至于去了何处,别人或许知晓,但崔涯绝对是一头雾水。

总督府表面上被重兵保护,其实是受到最严密的监视,沈溪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插上翅膀飞走了,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

……

武昌左卫卫指挥使崔涯失魂落魄地离开总督衙门,没人阻拦他,甚至他所带兵马,也可以自由行动。

“崔将军,这个时候您应该死守总督衙门,怎么能随便撤走呢?”一名总督府的书吏过来说道。

如今谁都知道总督府马上就要更换书吏了……原本的书吏若不参加考试会被直接刷下来,但这些书吏原本就是布政使司方面派来的,并没打算留任,离开总督衙门照样可以风风光光。就比如正在说话这位,一直站在布政使司的立场行事,看到崔涯要走,赶紧出面阻拦。

崔涯厉声喝道:“沈中丞已不在总督府内,本将军留下有何意义?藩司衙门那边现在如何了?”

书吏回道:“沈总督虽然没有现身,但谁敢保证他出府去了?崔将军,现在城中兵荒马乱,您带兵撤离,若沈大人出什么意外,您可担待得起?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藩司衙门那边,自然有人应对!”

这书吏话中有话,目的是提醒崔涯,必须留下来继续监视总督府,不能让沈溪逃走。

这书吏有些小聪明,认为沈溪用的是障眼法,其实人一直躲在总督府衙门内,等崔涯带兵离开再悄悄溜走。

崔涯乍一听觉得有理,但随即想到郭少恒已经自身难保,如果自己一直与沈溪作对,不知道下场会如何悲惨,当即道:“本将军留下一部分士卒保护总督府就是,现在我要带人前去藩司和臬司衙门看看!”

书吏无可奈何,眼下城里情况不明,不如由崔涯去打探一下风声,只要崔涯留有人手盯着总督府便可。

崔涯前脚带人离开,苏敬杨后脚就带着人回来了,一进总督府衙门便喊道:“末将已带人将城中各衙门和士绅的庭院重重包围,特来请示沈大人,请您示下!”

此时总督府外人头攒动,衙门内却寂静无声,仿佛人去楼空。

沈溪前一刻明明留在书房稳坐钓鱼台,可一转眼就不见了,谁也不知去了何处,实在是奇哉怪也。

{}无弹窗沈溪一直留在书房,甚至兵马进城时,他都没有现身。

此时总督府衙门有重兵保护,比城内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安全,沈溪可以什么都不做,让苏敬杨来充分发挥。

至于马中锡和郭少恒等人,这会儿都成了配角,连沈溪的戏份也都在戏外。

这一夜,武昌府注定不平静。

因为不是地方官府要拿人,而是军队直接开进城来,这种情况就跟平叛差不多,城中顿时兵荒马乱,武昌左卫指挥使崔涯得到消息后,整个人都震惊得合不拢嘴。

等崔涯想到去见沈溪,问问总督大人究竟意欲何为时,却发现他根本无法进入沈溪居住的总督府侧院。

马九带着跟随沈溪一道从京城前来湖广的侍卫上直军的侍卫,将总督府侧院给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崔涯气势汹汹地斥责:“本指挥使要进去面见沈中丞,你们作何阻拦?”

马九虽是草莽出身,但跟随沈溪久了自然而然身上多了几分气势,此时即便是面对一个兵马在手的卫指挥使,依然显得不卑不亢,道:“沈大人有吩咐,今晚要好好歇息,任何人都不得入内!”

崔涯厉声喝道:“本指挥使乃是受沈中丞所邀前来负责总督府防务,责任重大,他老人家怎么可能不愿接见本官?让开!”

原本崔涯以为自己受沈溪器重,才会委以守护身边的重任,但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为总督衙门防备的对象,心头这口恶气一时难以抒发,但他又不能公然撕破脸,公然打杀总督的责任,郭少恒等人敢承担,而他崔涯却是万万没那胆量的。

马九道:“请崔指挥使见谅,此乃沈大人亲待,您有何话,等明日清早再来商议不迟!”

崔涯心想,都指挥使苏大人亲自领兵,事情必然会闹大,当前总督衙门和本地官绅的平衡转眼就会被打破,明天早上恐怕什么都来不及了。

紧张之余,崔涯突然想到这消息尚未传递到布政使司,赶紧离开后院,来到总督府大门前准备找人传递消息,才发现布政使司衙门前来联络的人已经不见,细细一想醒悟到如今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否传报似已无关紧要……

一时间,崔涯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

没过多久,都指挥使司衙门的兵马到了总督府大门前,苏敬杨为了体现自己“护驾有功”,压根儿就没去管派兵围困城中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府县衙门的事情,直接带着人来见总督沈大人。

等苏敬杨进了总督府后院,发现院子内外火光处处。

大批官兵将总督府围困得里三层外三层,其中防御最严密的便是沈溪居住的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