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

寒门状元 天子 3674 字 9个月前

等车队远离,接官亭吵成一锅粥,郭少恒向随从吩咐两句,赶紧往自己乘坐的马车走去,他要回城去跟藩司、臬司的人商议,改变迎接计划。

沈溪到来,方方面面都得送上基本的“礼数”,人情往来除了能让地方士绅“放心”,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各级衙门从中捞取足够的好处。

单单今天来接官亭见沈溪的资格,都有明确的价码,而且一家来两人最基本标价都在一百贯钱开外,但各家依然踊跃前来,足见这些人对手头生意的重视,以前这些事由三司衙门统筹负责,即便上面有监管,送点银子就能解决问题,但如今沈溪到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咳嗽一声,湖广和江赣两省地面都要抖三抖。

沈溪可不管这一套,他把事情看得很透彻,进城后,车队在云柳指点下,直接往衙所方向而去。

城中大多数百姓都不知道今日督抚大人到任,沈溪进城后,沿途街道都未封路,甚至连前面开道的官兵和衙差都没有,但因沈溪一行中的御林军大多身着甲胄,城中百姓见到自然会避让。

沈溪仰躺于马车车厢中,根本不管外面的事情,他只想闭目调息,这会儿他一点儿胃口都没有,心中所想只有如何才能舒舒服服睡一觉。

来到紫阳湖北的湖广总督衙门,沈溪从马车上下来,并未有老百姓跟过来看热闹,但衙门外早早便聚拢百十人,这些人多数是城中士绅以及世家大族派来的,均带有礼物,明显知道沈溪当日抵达,送礼上门。

沈溪没有过问谁是谁,准备先进去安顿好再说,谁想没等他行到府门前,门已经从里面打开,布政使司衙门的差役恭候两旁,此外尚有不少人正在里面收拾和整理。

沈溪眯眼打量一下,发现官衙窗明几净,花坛规则雅致,地上纤尘不染,心中大概明白了,里面其实早就收拾好了,布政使司衙门只是想借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地方上为了让他住得舒心,专门派人过来精心收拾。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迎上前,向沈溪行礼,脸上的笑容跟狗尾巴花一样灿烂,沈溪冷声道:“你们是哪个衙门的?这里是你等能来的地方吗?来人,将这些不速之客请出去,本官先进去歇着!”

布政使司衙门的人原本想在总督大人面子混个脸熟,却没想到沈溪如此不近人群,直接便下达逐客令。

不过这些人只是布政使司的吏员和衙差,基本上都不入流,即便沈溪派人将他们赶出大门,也没谁敢发出怨言,他们乖乖地收拾好扫帚、擦布、鸡毛掸子等东西,回布政使司复命,控诉沈溪这种不识相的行为。

沈溪就这样轻松接管了督抚衙门。

在衙门里转了一圈,沈溪大致还算满意,除了中轴线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及后花园外,两侧各有五六进的院子,自己带的人不多,这么多屋子足够了。

目前沈溪手头差的也就几个幕僚,但他觉得无关紧要,别人想在某些事上为他出谋划策,他也听不进去,还不如亲力亲为,这样能为衙门省一点招收幕僚的银子。

沈溪不禁想到之前发配到琼崖去的唐寅,心想:“这会儿唐大才子多半已被晒成了非洲人,归来后不知道能不能认出来……”

想到唐寅以前给自己找的种种麻烦,沈溪还真不太想把这“活祖宗”召回,这件事也就在他心中想了一下,很快便被他抛诸脑后。

ps:这章算是二合一章节吧,明天天子继续努力码字更新!弱弱地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无弹窗此番赴任湖广的封疆大吏级别官员,一共两位,分别是两省督抚沈溪以及新任湖广左布政使马天禄。

只是马天禄抵达的时间要迟一些,地方官员对于马天禄也不会像迎接沈溪这般隆重。

论朝中的资历,马天禄或许比沈溪高多了,但若论圣宠和手上的权力,马天禄跟沈溪相比远有不及。

湖广三司衙门都在武昌府城,只有行都司驻地是与川陕接壤的郧阳府。

此番布政使司衙门出面负责迎接沈溪的是左参政郭少恒,都司衙门则是以武昌左卫卫指挥使崔涯为主导。

至于按察使司方面,由于湖广按察使出缺,群龙无首,臬司衙门并未特别派人前来迎接。

车队来到武昌府城南面的接官亭,远远便见到迎接的队伍,这次沈溪避无可避,到了治所,他不想进城也得进。

武昌府治所乃江夏县城,东有洪山、龟山,西临大江,乃长江中游第一大城。作为湖广行省治所,城墙巍峨高耸,城南以巡司河为界,城东毗邻南湖和东湖,城北则界沙湖,中间则由护城河相连。

官道笔直,一道石拱桥横跨巡司河,北面河岸边就是接官亭。

沈溪下了马车,站在跨度二三十米的石拱桥上,感受一番清凉的河风,这才继续前行。

当日出城迎接以士绅居多,这跟九江府摆下的排场不同,因为涉及到督抚治所的问题,为了不给沈溪造成困扰,防止败坏新任督抚大人的官声,不让沈溪落得“扰民”的骂名,地方官府对于欢迎仪式做了周全的安排,官绅一律在接官亭迎候。

城中不设任何迎接活动,甚至没有张贴榜文告知沈溪的到来,当然这只能瞒着普通民众,在武昌府官绅中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郭少恒、崔涯等人带着一众士绅来到沈溪面前,恭敬行礼。

郭少恒在湖广左布政使出缺、右布政使又称病不出时,一直暂代布政使事,这次迎接由他主持,此人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老派儒官,宦海沉浮多年经验丰富,就连对沈溪鞠躬行礼,也带着很多门道,既让沈溪觉得有面子,又不会显得卑躬屈膝。

“……沈大人,请让下官为您引荐武昌府地方士绅……”

郭少恒一看就收受本地乡绅不少好处,督抚大人到来先不管别的第一时间便引荐士绅。

因知道沈溪手中权限很大,随便一句话就能改变武昌府乃至整个湖广行省的权力结构,本地士绅对沈溪的恭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有人都恨不能跪下来给沈溪磕头表达忠心,但又怕唐突上官,想送礼却碍于之前布政使司衙门交待,只能竭力表达对沈溪的仰慕,并说明之后定会登府造访。

会见的人实在太多,沈溪的脑子虽然好使,基本能记得住,但他却不会刻意留意。他知道,这些地方士绅基本把湖广行省的官商买卖瓜分完了,关系百姓民生却又被朝廷垄断的茶叶、食盐、铁器等贸易,基本被这些人攥在手中。

因为之前南方对于北方战事细节不甚了解,尚未有更多关于对鞑靼人作战的消息传来,沈溪的到来,让当地士绅都觉得不好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