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四章 这只是小数目

寒门状元 天子 2595 字 9个月前

朱樘畅快地大笑:“沈卿家在土木堡内连续激战下来,俘虏加上夷狄人头已远超其官兵数量,如此功劳,乃我大明开国以来鲜有!”

谢迁在旁边嘀咕:“什么鲜有,根本是没有!沈溪小儿一共才带了六千兵马出击,结果俘虏加上杀死鞑靼人已然有九千三百,这数字说给谁听,那都是绝对的泼天大功,应该铭记史册!”

等两批首级运送到午门前时,在场大臣以及各藩属国使节看到后不由作呕,毕竟一颗颗首级,面目狰狞,看上去就让人恶心,加上时间久了,虽然是冬天没有腐烂,但依然发出一股恶臭,让人无法忍受。

但弘治皇帝还是让人上去查验,倒是没有清点,因为从大致的数量便可以判断出来,下面应该没有虚报战功,差也只是细微的数目。

等礼部和兵部的人查验完确定都是鞑靼人的人头后,朱樘笑着问道:“还有吗?”

负责押送首级过来的京营将领朱烈,这会儿情绪激动,单膝跪地奏禀:“回陛下,还有几批,正在运送之中!”

“很好,很好!”

朱樘对最后几批已经没有多少期待了,心想,有这些人头已经差不多了,他的心态跟守在正阳门的萧敬的心态大致相当。

便在此时,传令兵已经飞奔而来,口中高喊道:“第三批鞑子首级,共一千二十六之数,运送进城!”

朱樘笑着说道:“这第三批,还有一千之数,加起之前的人头和俘虏已经上万了!沈卿家也不知如何做到的,殊为不易,不易啊!”

刘健脸色不善,突然发问:“既然都是首级,为何要分批次进城?莫不是这些首级,还有何讲究不成?”

朱烈不明就里,抬起头来想回答,但见朱樘正在看着自己,他又不敢说话了。

朱樘摆摆手道:“这位将军,刘少傅问你话,你只管回答就是!”

朱烈憨厚地回道:“回皇上的话,城外的首级……数量实在太多,弟兄们商量了一下,最好分批次运送进城,这样每一批首级有多少,容易统计出来。”

“这前三批,还都是小数目,容易计算,后面还有大批的首级,可是……车辆太少,不怎么好运送,要一点一点地送来!”

{}无弹窗朝中大臣、勋贵以及藩属国使节组成的观礼人群,开始发出巨大的声响,他们望着远处走过来的庞大队伍,都在眺望。

对于战俘的数量,他们不太能确定,大明对外交战,就算是去打软柿子一样的哈密人,也没俘虏这么多人回来,如果把那一战擒获的哈密普通牧民男女老幼都算上,数量才大致相当。

朱厚照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指着远处走过来的庞大队伍,欢喜地说道:“父皇,人来了,您看!”

朱樘此时依然处变不惊,端坐不动……其实他不站起身来,主要是因为体力不支!朱厚照却在旁边抓耳挠腮,兴奋不已。

但见一众俘虏分别被押送到午门两侧,被迫下跪,人数因为太过庞大,队伍显得异常的嘈杂和混乱。

刘健赶紧上前奏禀:“陛下,此地所献俘虏人数实在太多,为免生不测,陛下应即刻中止仪式,起驾回宫!”

太子朱厚照不满地质问道:“刘少傅,您怕什么?这些都是我大明军队俘虏的鞑子,他们从土木堡、居庸关风餐露宿而来,又累又饿,现在又手无寸铁,午门内外又有数千将士守护,他们还能做出什么危害父皇的举动吗?”

“如今这盛况,真应该让所有京城百姓都来看看,这样也能提升一下大明百姓的忠君爱国之心!”

朱樘虽然不喜欢别人恭维和谄媚,但儿子说的话,在他耳中还是很中听的,别的不说,就说儿子提到的事情,都是他之前脑子里正在想的。

朱樘暗道:“始终只有皇儿,才真正与我心系一处啊!”

刘健失望地退下,礼部侍郎刘机上前禀奏:“陛下,城外献俘之贼寇,皆已陈列宫门之前,请陛下论处!”

俘虏被押解到京城,按照之前大明对于鞑靼俘虏的措施,要么是发配为奴,要么是直接斩首……主要是鞑靼人脾气都很倔强,没有大明百姓被俘即失去反抗意识的温驯,这些人很难驾驭,留着只能是白白浪费粮食。

朱樘原本准备直接下旨将所有战俘就地处决,但随即他便想到,要为儿子奠定一个盛世的基础,自然不能以武力来解决问题。

现如今鞑靼新败,弘治皇帝希望自己和儿子能用“皇恩浩荡”,让四海来朝,此时以杀戮方式来解决俘虏问题,显然非最佳选择。

朱樘突然看向朱厚照,用考校的口吻问道:“太子,你认为,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呢?”

朱厚照小眼睛眨了眨,差点儿就要说出个“杀”字,但转念一想,杀了这些手无寸铁之人,岂不是显得我很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