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思马因思虑再三,再次下达命令:“让城南和城东兵马赶紧回到原位,维持之前四面攻城的状态,务必不能让城中一人一畜逃脱!”
……
……
沈溪退到城东时,现城东这边情况相对较好。
这个方向的鞑靼兵力本来就较少,攻击力度不够,在进攻受阻后听闻其他方向进展顺利,于是统兵的千户便擅自做主,调转方向,继城南鞑靼兵马之后选择撤兵,向其他两个城门运动。
通常来说,围城战就是要找到一个缺口,从缺口杀进去,便能取得胜利。
在之前的战事中,土木堡城南一线防御不足,率先被鞑靼人突破,但并未引起亦思马因重视,加上沈溪亲自督军,终于将鞑靼人杀退。
几匹快马从城外过来,很快冲进城门……沿着土木堡城墙内外都设有马道,专门供斥候使用。夜色中鞑靼人看不清楚,所以并未充分予以利用。
“大人!”
从马上下来的不是旁人,正是云柳和熙儿。
沈溪见到二人没觉得稀奇,他让云柳和熙儿留在城外调查情报,因为作战时情报获取尤其重要,只能让亲信负责。
“大人,鞑靼兵马已往土木堡城西和城北方向聚集……”云柳登上城楼,将重点奏与沈溪知晓。
“紫色焰火!”
沈溪立即下达命令。
当沈溪说出射紫色焰火时,身边几名亲卫尚未反应过来,大明传递消息一般都是用红色和蓝色烟火,紫色烟火少有在战场上使用。
但沈溪下令属于最高指令,很快云柳便将捆起来的竹筒拿出来,放在城东城墙的最高处,跟之前单独的传令烟火不同,这次是大型焰火,足可以照亮半边天空。8
{}无弹窗
城内城外的战火仍在蔓延,沈溪手头仅有八千兵马,而鞑靼方面参与此番攻城的兵马,数量在三万左右,另外还有一万的预备队。?
鞑靼人因为城外防御工事的阻隔,失去他们最大的凭仗,那就是骑兵的迅猛灵活和机动,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兵力优势,再加上鞑靼人对于攻城不擅长,使得这一战从开始,鞑靼人的损失就极为惨重。
亦思马因憋着一口气,决心一鼓作气拿下土木堡,但他忘记所部自从偷袭榆林卫城成功到现在,千里征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至此之前又连续经历张家口堡、宣府镇城、保安卫城之战,昨晚还在土木堡遭遇一场失败,可以说人疲马乏,一切顺利时还好,但在屡屡遭遇打击损失惨重后,鞑靼人的战力下降得很快。
而沈溪兵马则以逸待劳,加之熟悉地形,在黑夜中对于大多数战壕的走向都很清楚,当鞑靼人如同没头的苍蝇一般乱撞的时候,明军却能在局部形成兵力上的优势,于鞑靼人周旋。
原本只需围城十天半月,等到城中水源断绝,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城池,可是突如其来一场大雪,让鞑靼人的战略不得不做出调整,沈溪在这一战中因为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占据了一定主动。
当沈溪率部抵达城北时,土木堡北城门已然失守,大约一千鞑靼兵冲进城门,这些鞑靼人挥舞马刀,组成方阵,准备与明人一战,可是他们很快现一个问题,城内布局根本不是普通的街道布局,虽然地面有一些建筑,但这些建筑不是屋舍,而是一面面好像围墙的防御设施。
“鞑子杀进城来了,杀!”
城北明军承受的压力最大,因为这个方向鞑靼兵马大约有一万余人,在进攻中大约折损了两三千,也就是说现在还有六七千人,而城北守军只有两千,基本上是被压着打。
遭遇战中,打的就是气势,明朝京营兵马单兵作战能力远不及鞑靼人,如今又寡不敌众,只能退入堑壕,鞑靼兵被迫跟着跳下去,再次重演在城外时的一幕,被明军逗引着团团转。
此时鞑靼兵马源源不断冲入城中,沈溪已无法登上城楼指挥作战,只能用烟火通知城外伏兵,想尽一切办法阻断鞑靼人的增援。
“杀!”
沈溪身后的火铳兵,立即冲到前面,伏到堑壕上,举起手里的火铳向城门洞附近的鞑靼人射击。
“砰砰砰”
随着火铳射击声连续响起,云集在城门附近的鞑靼兵一排排倒下。
此番交火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火铳兵携带的弹药消耗殆尽,打死了大约五六百鞑靼人,但后续鞑靼人就跟疯了一般,依旧源源不断向城里冲,眼看坑道都要被填满了。
“大人,土木堡要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