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八章 实战考核

寒门状元 天子 2326 字 9个月前

午时二刻,沈溪带领部分亲卫上岛进行视察,他手上拿着一块木板,木板上用木钉钉着一张张纸,方便他进行记录。

沈溪把每个营地的优点和缺点统计在案,对官兵进攻、防御、获取情报等方面作出评估,战后把详实的数据列出来,参战军将便知道自己赢在哪一环,或者哪里有所不足。

规矩制定好后,最重要的是要让上下信服,而不是沈溪张口说哪支队伍更优秀,别人就要盲目信从。越是老兵,越会觉得军中私相授受的事情很多,天生带着怀疑的目光,沈溪在这方面不想落人口实。

以前遇到战事,将士都抢着守营,因为守营相对安全,留守后方舒舒服服,等别人拼命自己照应有军功可拿。

但这次战事,官兵们却恨不能自己冲锋在前,因此留守营地的四个百户所官兵怨声载道——别人都去烧杀抢掠了,我们却留守营地,别人建功立业抢多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我们却在这看着别人抢,算几个意思?

军中将士都知道海盗是个来钱很快的“行业”,在他们眼里岛上那是金山银山,而且沈溪威名太盛,一连串战事下来几乎都是摧枯拉朽或者是兵不血刃,现在就好像是空有银子掉在面前,却不能弯腰去捡,说不出的难受。

守营将士见到沈溪,一个个振作精神,不少百户上来请战,但被沈溪驳回。

“你们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当贼的,守好营地本官自会有赏赐。”沈溪的语气不容质疑。

可守营将士还是不甘心,每一个都可以驻守千人的营地,现在均只留下百人,四周的防御工事空荡荡的显得有些多余,就算沈溪承诺有赏赐,他们现在也宁愿前去拼杀,而不是在后面坐享其成。

“大人,那边似乎有信号传来,我们要不要派出援军?”站在高处负责探查情况的斥候来报。

沈溪连看都没看,直接拒绝:“有吗?怎么本官没看到!之前本官已定好战略,要请援,也让周围的百户营增援,而不是海岸边留守的兵马!”

“轰!”

随着黎明前的一声炮响,大明官军对南澳岛发起第一波进攻。总共八十五艘船只,于五更天从大澳岛出发,旭日东升时,先头船队已经登岸。

沈溪之前一直不敢让官兵“自由发挥”,是怕士卒大面积折损,一来他不好对朝廷交待,二来辜负官兵和其家属对他的信任,三来则是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是一笔大数目,以目前羸弱的财政基础,一下子死太多人说不定会让他破产。

但这次沈溪想明白了,永远把所有事情计划好,再让官兵按部就班根据计划实施,那这支军队永远也不会成长为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将领和士兵也不会成为良将精兵,只会成为军中的官僚和老兵油子,得过且过混日子。

与其如此,不如大胆放手,让将士们自由发挥,他就站在远处,好似演习指挥官一样,让官兵们尽可能使出本事。

有折损,那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练兵的目的,没有经历过死亡威胁的士兵难以发生质的蜕变,现在只是面对一群草寇便已无法招架,那遇到鞑靼人或者装备精良的倭寇又当如何?

这个时候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战斗,那明日别人就会从你的尸体旁边走过。

连坐制度下,官兵们知道以百户所为一个营,所有一切都围绕这个营来行事,有奔头有指挥,加上关于岛上情形的各种情报,剩下就看他们对战局的理解来自行发挥,最后有多少人能囫囵着从岛上下来是个未知数。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大明兵马已经从南澳岛西北方面向后江湾的四个地点同时发起进攻。

这四个方向,由四个千户所负责。

大约有八百名士兵,也就是每个千户所各自留下一个百户营作为沈溪的亲卫和炮手,留守船上,还有四百人留守大澳岛以及黄冈海边的东礁排,其余倾巢出动。

现在沈溪给了四个千户所同样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差事。

因为大澳岛和南澳岛间相去不远,即便是小船横渡也有保障,因而大军几乎是同时出发。小船第一批登岸,每个千户所的先头兵马都是三个百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