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

寒门状元 天子 3762 字 9个月前

尚应魁自己也是读书人,当然知道惹怒读书人的下场。

这年头,跟谁过不去,也别跟读书人过不去。

沈溪笑道:“本官身为翰林学官,为天下士子做主,难道不应该?将此贼子拿下!”

也不用看追查到多少脏银,就算尚应魁把银子藏匿得再好,栽赃也能把他拉下马来。沈溪如今得到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的鼎力帮助,占据舆论的制高点,还有陶琰这样在百姓中颇有声望的名臣力挺,就算他用以恶制恶的手段,也是为了彰显正义。

你尚应魁以为我老实巴交地要给你光明正大地斗一场,但其实我比你更会玩阴的。

只是以前我无权无势,斗不过你。现在我权力比你大,你还想爬到我头上拉屎拉尿,活腻了吧?

将尚应魁押下去后,按察使司的官员向沈溪告辞,准备返回衙所。

沈溪整理一下衣装就要到按察使司公堂,挨个审讯布政使司的官员。

玉娘过来提醒:“沈大人,尚藩台背景雄厚,朝中有诸多公侯勋贵为他撑腰,就算定罪,朝廷或许最多只是将他罢官,您的前途却会大受影响。”

“是吗?”

沈溪笑了笑,道,“多谢玉当家提醒,不过能定罪总好过不定罪。还有,谁说只是个罢官免职呢?”

一句话,令玉娘一凛。

她虽然不知沈溪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她感觉沈溪脸上的笑容很可怕。

沈溪费了这么大力气,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往福州,难道只是让尚应魁被罢官了事?

沈溪突然有些心不在焉:“今晚天气不错,凉风习习,难得夏日里有这般清凉的夜晚。但就是那场火没把訾倩给烧死,有些遗憾啊!”

玉娘这才想到訾倩的教坊司当晚也着了一场火,而沈溪是不会派官兵去放火的,那会落人口实。

玉娘问道:“沈大人在城中还布置了其他人手?”

“有吗?哈哈。”

沈溪笑着调侃,“玉当家说有就有吧,今晚是个不眠之夜,本官要去提审犯人,玉当家可要寸步不离,确保本官的安全。”

ps:第二更!

呜呜呜,今天上午天子痛得不行,只好去住家附近的骨科医院检查,一照片才发现左脚大拇指骨折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天子只能尽量爆发,如果爆发不了请大家原谅!泪奔去也……

沈溪要把尚应魁拉下马来,就要先把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之间共同进退的纽带给剪断,分化瓦解。

他暂时未有对常岚动手的意图。

武将地位虽低,但去握有军权,涉及地方安稳,沈溪已经调动行都司兵马到福州,若常岚狗急跳墙,光靠马瑛所率兵马,沈溪无任何胜算。

福州毕竟是常岚的地头。

而现在,沈溪把常岚争取到自己一边,尚应魁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沈溪就胜券在握。

沈溪一摆手,左右各有士兵再次将尚应魁按倒在地,尚应魁努力挣扎,嘴里连连抗议:“沈中丞这是干什么?你有何资格限制本官人身自由?”

“尚藩台别急,本官只是怕进去查验罪证的时候,你趁机溜走。”沈溪笑着应了一句,让人把几箱子账册、札子等罪证抬入正堂,又抬到后堂去,沈溪随即作出“请”的手势道,“诸位,进内查验如何?”

陶琰和常岚以及二人的属官、随从到了里间,打开箱子后,里面一册册的账目和札记,记录的事情非常详细完备。

訾倩一直怕被尚应魁等人利用完后弃如敝履,所以把每笔账目都记录得非常清楚。林师爷担心自己成为替罪羔羊,又另外记录了一份,如今这些都成为了指证尚应魁和布政使司官员的罪证。

陶琰、常岚和按察使司的吏员涌上去翻阅,一时间都感觉后背发凉。

沈溪能寻到如此多的罪证,显然非朝夕之功,那沈溪这次来福州显然就是有预谋的,偏偏布政使司的人对沈溪极为轻视,居然主动派人前来官驿试探,訾倩更是麻痹大意想杀人放火,结果直接落入沈溪的圈套。

江栎唯和玉娘上去拿起几本账册看过,随后对视一眼,心里开始犯嘀咕……这下可不好向朝廷回报了!

上官让他们在路上规劝和约束沈溪,让他别闹出太大动静来,结果沈溪还没到治所梧州,途经福州时就拿福建布政使衙门开刀,将一名从二品的大员拉下马来。这一趟下去,估摸三省地方衙门的人要得罪个遍。

“沈中丞,这些罪证……怕是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

陶琰面带几分遗憾看向沈溪,显然是担心仅凭这些证据无法给尚应魁定罪。

要知道账册和札记,都是訾倩和她手下的一面之词,若无法找到确凿的罪证,尚应魁就会继续逍遥法外,在场所有人事后都会招致尚应魁的报复。

沈溪心想,我把事都做到这么绝的地步了,就算没确凿的罪证,也不会放走尚应魁,你们担心什么?

沈溪笑着说道:“将布政使司衙门涉案人等捉拿归案,仔细盘问,再派人去受贿之人府邸,看看是否能追查回部分赃款。常都史以为呢?”

常岚生怕沈溪连他的府邸也不放过,正犹豫间,沈溪又补充了一句,“此事看来颇为棘手,不妨如此,搜查布政使司衙门和涉案犯官府邸,就交由常都史和马同知一同前去,如何?”

常岚之前一直担心沈溪将他的权力架空,越是不让他调兵,他越担心沈溪对他留有后招,现在沈溪安排他跟马瑛一起去搜查布政使司衙门以及涉案官员的府邸,代表沈溪对他足够信任,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末将定不辱使命。”

常岚领命后,转过身背对沈溪时,脸上兀自带着后怕之色。若说贪赃枉法,他贪的银子可不比尚应魁少,但现在他却是执法者,而尚应魁却已然成为阶下囚。

常岚刚要从后堂出去,沈溪几步跟上前,低声道:“常都史应该知道本官与尚应魁一些私下里的恩怨,常都史请尽管放心,今日之事既罢,不会再有人深究。本官还要仰仗常都史平息地方盗匪和倭寇,早日晋升。”

沈溪之所以要跟常岚这么说,是为了给他吃下定心丸,明白无误地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跟尚应魁之间是私仇,不是公怨,你不用担心我会对你下手,我还要仰仗你办事,为我加官进爵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