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心想:“连太学的大儒,在经过长期熏陶之后,也会产生一些心学的理念,这也算是学界对理学的一种检讨反省。可为何我作一篇文章,就遭来那么多抨击?伦文叙说这一通,却得到这些儒生的推崇?”
伦文叙所作的。已经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讲学。他一个人讲,别人来听,众人都是欣然听之,但其实没几个能真正听得懂,因为伦文叙说到后面,许多都直接用文言文,加上引经据典都很高深,很多人并无涉猎,只能听个大概,不过每个人还是装出一副欣然虚心受教的模样。
待一场讲学结束,众人起身告辞,此时伦文叙才发现人群中稚气未脱的沈溪。
“这位是?”
伦文叙惊讶地打量沈溪,刚才那么多人坐而论道,他竟然没察觉还有沈溪这个小孩子混杂在里面。
苏通笑道:“忘了给伦先生引介,这位乃是本届汀州府院试第二名,祖籍汀州宁化县的沈溪。”
沈溪恭敬行礼:“学生有礼了。”
伦文叙瞪大眼睛,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苏通又笑着解释:“沈公子他如今年方十一,去年府试更是得案首,在我汀州府内甚有名气。他曾在试场上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为地方士子所传诵。”
“哦。倒是上佳的诗句。”
伦文叙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虽然他在京师没听到过这半句诗,但却直观以为这么富有哲理的诗句,绝对不可能出自稚子之手,定有人代劳。他勉强一笑,嘉勉道,“此子成年后必有所为。”
本来不过一句客气的话,但沈溪却恭谨行礼:“伦先生,学生要有所为,为何要等到成年?学生明年就要参加乡试,若一切顺利的话,后年会试,学生便可与先生同场竞技。”
沈溪说出这番“大言不惭”的话,让在场的秀才颇为恼怒,一个个相继骂了起来,什么“不自量力”“蚍蜉撼树”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倒是伦文叙显得很有风度:“那倒是在下之幸。”
虽然伦文叙显得大度,但心底依然有些介怀,只是当着这么多后生的面,他不好发作。
沈溪正是之前看到伦文叙对自己的轻视,才会有之后一番豪言壮语。他料想伦文叙一介名儒,犯不着跟他一个小孩子计较。
因为沈溪的话,使得这次的拜访名儒,潦草收尾,最后伦文叙只是让书童送众人出来,到了外面,仍旧有人骂骂咧咧,认为沈溪唐突无礼,才招来伦文叙冷遇。连苏通都提醒沈溪:“沈老弟,下次遇到这种场合,还是尽量少说话为宜。”
沈溪故作不解:“伦先生乃是有名望的大儒,难道不许我有志气吗?”
苏通被问得哑口无言。
沈溪不过是在伦文叙面前说出他的志向,期待跟伦文叙同场考试,这其实并非无的放矢。
虽然要中举人比中秀才难得多,可沈溪毕竟有很大的机会参加明年的乡试,若沈溪来年真中了举人,他这番话就不再是妄言,而是完全可期的现实。
谁叫你伦文叙有才学,被称颂为大儒,年过而立也没中进士?
旁边一直不做声的江栎唯拍拍手笑道:“沈公子的话实在是替我等士子解气,他伦文叙充其量也只是个举人,若我等来年有为,还不许我等与他同考会试不成?”
ps:第五更送上!
天子这里解释一下投月票的规则,大家同一本书可以投五张月票,但除了盟主,每天每个id最多只能投两张月票!现在是28号,距离本月结束还有两天半,也就是说,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把月票投给《寒门状元》!
天子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码字,也期待大家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天子最大的支持!
。
江栎唯心下好奇。
照理说,一个十一岁的少年郎,正是喜欢表现自己的时候,这是人性使然。连他在沈溪这般年岁时,也希望出风头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所以他只能理解为,沈溪的棋艺跟他有一定差距,并非是故意放水。
江栎唯心里暗道了一声:赢得侥幸!
棋下完,苏通作为组织者,开始正式的文会内容,先让店家把茶水和瓜果、点心上齐,然后苏通请来宾都坐下。
这次文会因为只有生员参加,参与的人不是很多,尽管包了茶楼二楼六七张桌子,但很多桌子都没有围坐满。
苏通笑道:“诸位,在下听闻广东名儒伦文叙回乡省亲,今日会在我汀州府驿馆内歇宿一日,下午我等前去拜访如何?”
伦文叙在闽粤一代算是非常有名的大儒,此人于八年前,也就是弘治二年,在其二十三岁中举后,得选进国子监太学读书。
弘治年间,国子监招收学生有三四千人,但太学生不过一二百人。
太学生的先生都是翰林或者是京师大儒,伦文叙能以举人身份入太学,将来很有机会中进士当翰林。
前世看过电影《伦文叙老点柳先开》的沈溪,曾仔细研究过伦文叙这个人。柳先开属于民间传说人物,查无实据,更不是什么殿试榜眼,而伦文叙却着实了得,此人另一层身份,便是广东地方名小吃“状元及第粥”的原型人物。
如果历史不出现变化,两年之后,也就是弘治十二年的会试,伦文叙将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于翰林院修撰。
伦文叙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要说弘治十二年的会试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既有心学大家王守仁王阳明,也有屡试不第的大才子祝枝山,更有在明朝历史上写下灿烂一笔的大文豪唐伯虎。
而正是这一届会试。涉及到舞弊案,唐伯虎与徐经双双被除名,自此注定了唐寅这位明朝大才子半生的坎坷流离。
众人听说要去跟名闻天下的伦文叙讨教学问,个个都抱着学习的态度欣然允诺。盼望聆听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汀州府这种偏僻的地方,很少有名儒造访,机会错过,可能要遗憾终生。
苏通最后看向沈溪和江栎唯,问道:“沈老弟。顾育兄,你们是否同往?”
江栎唯笑着点头,沈溪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次面见历史名人的机会,颔首不已。
伦文叙由江西入闽,然后坐船随汀江南下潮州再返乡,要到下午人才会抵达汀州府城,只在汀州府停留一夜,第二天就会出发,机会实属难得。
沈溪和江栎唯都想见识一下这个名满闽粤之地的名儒,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么博才多学。
“顾严兄。听闻你这两年经常来往于南京,不知是去做何?”苏通突然问了一句。
江栎唯哈哈一笑:“江家如今已经迁到南京,若本届乡试得中,便不会再回福建。”
苏通点点头表示明白,但沈溪却觉得江栎唯言辞闪烁,像有什么事刻意隐瞒。
众人坐了不长时间,就一同到府城北门迎接。
午时刚过,由三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出现在官道尽头,等到了北门前,马车停下。人相继下来,其中中间那辆马车下来的一名儒雅的文士,最惹人瞩目,不用说。此人便是恭迎的对象伦文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