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惠娘和周氏招呼一家人坐在长椅上,大人抱着孩子,三个丫鬟坐在两旁防止有人过来毛手毛脚。
沈溪坐在林黛旁边,抬头往茶肆里面看了眼,灯光稍显昏暗,但隐约能看到沈明钧和韩五爷正在忙活搬动案桌,这时候他也只能在心里祈祷别让周氏注意到。
一大家子坐下没多久,整条街道已经被陆续赶来的人给塞满了。
宁化县城地处偏僻,城里居民也就两三万人,平日里娱乐活动甚少,像这种聚集起来一起凑热闹的事本来极为难得,这也是沈溪在上元灯节后第二次见到城里同时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
挨着座位收过钱,夜场说书终于开始,茶肆外面随之安静下来。
韩五爷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听到他说书的内容,将沈溪提前准备的简易扩音器拿了出来,这样他说书的时候只需要讲好内容,连一般说书人的表情动作都省略了。
“咦?”
就在韩五爷跟众人打招呼的时候,惠娘看着屋子里走过的沈明钧,有些诧异地道,“里面的掌柜好像是姐姐家里那位呢。”
周氏闻言站了起来,探头往里面瞧了一眼,距离太远,加上光线暗淡,瞧得不是很真切,随着身后的起哄声响起赶紧坐下,她摇了摇头,笑着对周氏道:“他哪里有那本事?现在还在王家做事,今天都不会回来。”
沈溪闻言松了口气,这第一关总算是过去了。剩下就看他能否找到借口,以闹肚子或者撒尿的名义从茶肆后门进去通风报信。
ps:第一更!
照例感谢名单会在下一章送上,请大家继续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ahref=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
。
周氏要去听书,沈溪想方设法阻止,现在沈明钧的事业尚属于起步阶段,没有步入正轨,一旦周氏阻挠的话,那就等于前功尽弃。
不过沈溪又一想,周氏知道丈夫在外有本事应该高兴,犯不着阻拦,难道白花花的银子送到眼前还能不赚?
但问题是这层窗户纸没捅破,沈明钧搞副业本来就瞒着周氏,这夫妻之间最重信任,一旦直接撞破,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为了家庭和睦着想,沈溪觉得还是不要暴露为好。
“娘,书有什么好听的?有我说的《红楼梦》好听吗?咱别去了,夜黑风高的,要是有什么拐子出来就不好了,爹又不在身边,咱身边没个男人护着怎么行……”
周氏不以为然:“去听个书,而且还是在城里,有什么不行的……现在城外乱贼给平了,你看前两天大郎和六郎都平安到了学塾读书,咱出去怕什么?又不是深更半夜回来,头更就结束了,趁着散场人多的时候一起走,能出什么问题?”
“娘,我肚子有些疼,要去的话等明天吧。”
沈溪见讲理没用,只好上点儿手段,他料想自己身体不好,周氏怎么也不会坐视不理。谁知周氏似乎是铁了心要去听说书,蹙着眉头:“肚子疼你就在家里待着,晚上哪儿都不许去,我和黛儿跟你孙姨她们过去。”
沈溪实在没办法,回到家后他想找个机会溜出去跟沈明钧通风报信,但周氏偏偏让他到厨房烧火添柴,沈溪好不容易瞅了个空溜出来,迎头撞见惠娘带着陆曦儿来到小院,却是她知道沈明钧不在家,过来串门儿。
“孙姨,娘说要去听书,可现在天还没暖和,去听书可能会让曦儿冻病。”沈溪说服不了老娘,只好从惠娘身上着手。
惠娘笑着安慰:“没事的,我特意给曦儿添了衣服,你出门的时候也多穿两件。你不知道,这几天总听来买药的人说起茶肆那边听书的事,难得现在人家晚上也开门营业,咱不去开开眼可惜了。总在家里闷着也不好,你说是不是?”
惠娘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看来她对听书向往不已。过年那阵惠娘曾提及,去年《杨家将》在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时没机会听,现在有了亲眼见识的机会怎么也不愿放弃,是以沈溪放弃了说服她的想法。
终于吃过晚饭,两家人连同三个丫鬟,集体出动往城中茶肆方向而去,路上不少人也在往茶肆赶,就好像城里过节看戏那般热闹。
但沈溪知道说书跟看戏区别很大,说书的嗓门儿再大,能听到的也仅仅是靠近说书人附近一块区域,而去看戏很多时候不是听人家唱什么,而是看戏台上比划的一招一式还有生末净旦丑等扮相,就算离得远了,看出个大概意思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