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耶律重元的帅旗北甩,契丹大军开始退却,石全彬忙对杜中宵道:“待制,契丹军退了!”
杜中宵看了看,道身边的传令亲兵道:“命两翼骑兵,契丹人退却之后尾随其后,不必穷追。”
传令兵应诺,正要传令,杜中宵叫回来道:“此番大败,耶律重元未必会回东胜州。如果北退,追至向北的山谷出口。如果东退,则赶其过黄河。”
传令兵应诺,飞一般地去了。
石全彬道:“既已取胜,何不穷追?斩获欲多,朝廷赏赐越多!”
杜中宵摇了摇头:“唐龙镇这里特殊,纵然两国有这一战,也未必就撕破面皮。稳妥为上,我们只要救下军城,等朝廷旨意就是。最要紧的,是查清这一战因何而起,俞景阳为何要献城。外敌易挡,内贼难防。俞景阳的事情不查清楚,就难防意外!”
石全彬点了点头,情绪慢慢平复下来。确实,现在看来,如果军队用火枪,败契丹人不难,但总有将领投敌,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唐龙镇这里的宋军契丹很熟悉,不管是火炮,还是火枪,契丹人都是从这里得到的消息。他们所认为的宋军火器,都是以唐龙镇为准,耶律重元才会认为并没有多么厉害。
俞景阳贪财,只要给钱,就没有他不敢卖的。城上的炮太醒目,卖了瞒不住,他不敢卖给契丹,只让契丹人来仔细观察测量,回去仿制。火枪就没那么显眼了,当年杜中宵留下来的那些,他卖了一部分给契丹,耶律重元见过,也用过。不过技术不够,契丹人仿制成本太高,没有使用。
大局已定,石全彬对杜中宵道:“待制,契丹人既已退去,我们进城吧。”
杜中宵道:“先回帅帐,各将报了之后,再一起进城。”
十三郎看着退去的契丹兵,对井都头等人道:“我们且先进城。俞景阳投敌,城中乱子不少。”
井都头道:“敌兵既然已经退去,何不先查清楚,今日杀伤多少,好记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