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郎几人急忙叉手:“回教头,小的们确实是来教阅的。一时无事,出来耍一耍。”
十三郎道:“闲逛一逛无妨,不要惹事。”
几人纷纷答应。十三郎名义上是教阅厢军的教头,实际上是杜中宵在军事上的助手,来教阅过的厢军谁不知道?教头是个编外官,地位可高可低,只看长官是怎么认为的。
贺大道:“得了夫人赏钱,自应当面谢过。还请教头引见,我一家过去向夫人道声谢。”
十三郎道:“夫人最不喜这些繁文缛节,不过这孩子是个好人,去见一见夫也好。”
带着贺大一家,何三郎几人随在身后,到了茶馆里,十三郎向韩月娘行礼,说了来意。
贺大与妻子拉着狗头,上前行礼,谢过韩月娘。
韩月娘道:“这孩子心善,将来定然是有出息的。几岁了?进学不曾?”
贺大道:“回夫人,孩子八岁了,还没有进学。”
韩月娘道:“啊呀,我听说营田务这边开了学校,进去学三年,并不要钱。如何不进学?”
贺大有些尴尬:“这个,家里有些事情,过些日子就进学了。”
韩月娘点头:“进学认几个字,将来总有用处。你们家里除了种地,还有没有其他活计?”
贺大道:“小的还走街串巷收些杂物,卖给衙门,换些零钱。”
说到这里,旁边的何三郎福至心灵,开口道:“只是以前收杂物的是阮员外,生意好做。现在不知为何换了史员外家里,处处刁难,贺大的生意不好做了。今日挑着担子,到了史员外家里,却又不收。还说贺大以前是他家里庄客,投了营田务,因此记恨,不许他做这生意了。”
韩月娘听了皱起眉头,问一边的十三郎:“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贫苦人家,做些小生意,赚几个钱贴补家用,多么不容易。怎么换这个员外,换那个员外,就是不让他们安心做生活!”
十三郎道:“回夫人,此事我也不知道底细。好似以前是营田务收,现在改常平司了,因此换人。”
韩月娘道:“你带着他们到衙门去,问一问到底是如何一回事。还有,那个什么史员外,不过是替衙门做事的,怎么就敢不让人做生意了?这种人衙门怎么会用?哪个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