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磨合训练

龙牙兵锋 沛玲骏锋 2283 字 11个月前

两名军事主官叶珩和潘伟健,在兵力集中进行攻坚战时,同时坐镇负责全盘指挥,但如果情况特殊,则随时可以分头行事,各自带领作战分队进行战斗。

叶珩制定的这一套训练计划,实际上是效仿了特战旅的模式,只不过简化了许多,毕竟六连的体量太小,不可能形成特战旅那么完善的综合作战体系。

然而,新的训练计划,仿佛为六连战士、乃至三个排长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常规部队,也可以效仿特战部队。

叶珩没有注意到的是,当潘伟健在听完叶珩讲解完新的训练计划以后,眼底深处闪过了一丝异彩,有惊喜、有兴奋,而更多的,则是浓浓的期待。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六连便按照叶珩制定的训练计划,首先展开小分队作战的磨合训练,待契合度提升之后,再转为分队作战磨合训练。

毕竟,六连之前都是三个排独立作战,突然糅合到一起,必然需要相互熟悉、培养默契的过程,否则就很容易出现配合不到位的状况。

在此期间,杜宁从舒宇铭那里,借来了一整套对讲机系统,由于对讲机的数量有限,只能下放到班长一级,总机由叶珩操作。

虽然通讯系统仍然不完善,但通讯效率却比以前足足提升了数倍,叶珩通过总机,甚至能向每一个班下达行动指令,命令传达可谓是畅通无阻。

叶珩亲自抓训练,每天的训练强度可想而知,但六连战士却没人叫苦叫累,哪怕在训练中磕磕碰碰,依然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咬牙坚持着。

半个月的磨合训练结束,六连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士们的训练气氛非常浓郁,闲暇之余也会聚在一起,相互讨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又集思广益的征集意见,该如何克服不足之处。而在熄灯之前,更是会自发的加操,进行强化体能训练。

叶珩制定的训练计划,对战士体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加上山地作战的特制,体能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分队,毕竟没谁愿意当一个拖战友后腿的累赘。

何树林是六连的老人了,对于演练了多年的战术有什么缺陷,自然是比谁都清楚,只是由于不是决策者,无法戳破多年来,编制的那个美丽的泡沫罢了。

然而,叶珩只是观摩了一次全连协同训练,便第一时间看透了问题的本质,这就让何树林,更加坚定了支持叶珩的念头。

当然,叶珩点评的只是大方向上的东西,细节方面却只字不提,因为囊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包括战场隐蔽、通讯安全、班排之间的协同配合、单兵武器配置的使用等等,要是叶珩站在特种作战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估计连个差评都得不到。

潘伟健沉默了下去,细细品味着叶珩的分析,徐冰下意识的瞟了一眼潘伟健,见潘伟健脸色有所变化,还以为有什么不同意见呢,于是马上就站出来发出了反对声音:“叶副连长,大话套话谁不会说?既然现在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请问,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怎么,我做什么事之前,难道还得向你汇报一声不成?”叶珩冷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脸色难看的徐冰,将目光投向何树林,说道:“一排长,目标靶场,组织实弹射击!”

十分钟以后,何树林组织全连战士来到靶场,组织实施一百米固定胸环靶实弹射击。

由于手工复装弹数量有限,每名战士仅限量十发子弹,并且还要以短点射的形势实施射击。

也正是由于子弹珍贵,战士们都无比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实弹射击机会,一个个都屏气凝神,将射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一次全面的摸底训练,让叶珩对全连几乎每一个战士的情况,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叶珩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宿舍里,根据六连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训练计划。

同时,叶珩委托杜宁去找舒宇铭,设法弄一批通讯器材,改善六连通讯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叶珩的新训练计划没有出炉之前,何树林便组织战士们,进行强化体能训练,为将来可能更加艰苦的专业训练打基础。